揮權的軍制改革方案被施利芬提了出來。
“巴伐利亞的軍隊在名義上依然屬於巴伐利亞,效忠巴伐利亞國王,但是將指揮權交到總參謀部的手中嗎?”腓特烈三世沉吟到。
“是的,陛下,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已經這麼做了,那麼有奧地利做出榜樣,巴伐利亞人沒有理由拒絕。”施利芬自信滿滿。
奧地利軍隊現在依然是效忠於奧地利女王瑪麗的,從名義上仍然是有著高度獨立性的軍隊。但是阿爾布雷希特大公讓總參謀部參與到奧地利軍隊的整編中實際上將指揮權移交了。
只要瑪麗不和約亨離婚,又或者未來萊因哈特成為普魯士國王、奧地利國王、德意志皇帝,奧地利軍隊的效忠物件和指揮權屬於總參謀部將不會有任何衝突。
不過這種情況用在巴伐利亞身上卻不太一樣,因為如果巴伐利亞軍隊的效忠物件巴伐利亞國王和總參謀部效忠物件普魯士國王發生了衝突,巴伐利亞軍隊該聽誰的?
但是奧地利軍隊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奧地利國王的軍隊,有了這個名義,施利芬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提出要巴伐利亞遵循奧地利的做法。
如果敢不聽話,現在手上握著12個整編師,15個常備師的總參謀部還擔心這個?這也是施利芬毫不擔心巴伐利亞人敢反抗的底氣。
對於腓特烈三世來說當然也希望能夠徹底解決軍隊指揮權的問題,而且一旦全德**隊都統一到一個體系下,在行政效率、指揮效率、後勤效率甚至換裝效率上都有所提高。但是萬一巴伐利亞人腦子不開竅呢。
德國剛剛兼併了奧地利,捷克人那邊還在實施高壓政策,這邊再和巴伐利亞人打一場內戰,哪怕施裡芬保證一旦開戰,1周就能攻佔慕尼黑,2周徹底消滅巴伐利亞所有軍事力量,腓特烈三世還是擔心搞不好要出亂子的。
“如果巴伐利亞人能答應那麼當然最好,哪怕使用威逼的手段。但是如果發生內戰,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腓特烈三世說到。
“我認為路特波德攝政王殿下應該還不至於如此不智吧。”一旁的卡普里維插嘴到。
如果總參謀部能讓巴伐利亞按照奧地利的形式回收軍隊指揮權,那麼帝國政府也同樣可以要求巴伐利亞交出外交和鐵路的權力,因此對施利芬的計劃也是支援的。當然,卡普里維也不希望看到內戰。
“路德維希二世陛下曾經在1886年6月10日試圖傳達路特波德攝政王篡權,自己受到迫害的資訊,雖然這些資訊因為巴伐利亞政府的攔截沒有洩露,不過我們手上可是有原件的,而且3天后路德維希二世陛下就因為‘意外’身亡,路特波德攝政王殿下如果不想我們質疑他的攝政資格的話,甚至指控他謀殺國王的話,那麼他最好能配合一點。”
卡普里維企圖透過掌握的巴伐利亞黑材料來迫使路特波德攝政王就範。
1886年6月10日,路德維希二世被巴伐利亞政府宣佈為精神失常且已經無法處理公務;路特波德親王被任命為攝政王。
然而住在新天鵝堡的路德維希二世曾試圖向公眾傳達以下資訊:路特波德親王在違揹我意願的情況下擅自攝政,他是要篡權。我的大臣們聽信關於我健康狀況的虛假報告並準備對我所熱愛的人民施行暴政。我需要每個忠誠的巴伐利亞人的幫助……
這些話於1886年6月11日被刊登在班貝格的一份報紙上。但是政府截獲了報紙,並禁止其發行。路德維希二世給其它報紙和朋友發的電報也大都被截獲。
6月12日早晨,一支部隊抵達路德維希二世藏身的新天鵝堡,把他抓了起來。他被轉送到慕尼黑南郊的貝爾格的一座城堡中。
6月13日,在施塔恩貝格湖裡發現了路德維希二世的屍體,官方說是自殺,但屍體被發現的地方的水只有齊腰深。
也因此後世歷史學家大都認為路德維希二世可能死於謀殺。
也許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只是個推論,然而現在作為德意志帝國皇儲的約亨卻知道,不是可能死於謀殺,而是就是死於謀殺。
後人作為路德維希二世死於他殺的證據是驗屍報告上暗示路德維希二世肺部沒有進水。但是約亨看過的普魯士王國的內部機密報告中明明白白的寫著路德維希二世的確死於窒息,但是面部有挫傷。
溺死總不可能有面部挫傷吧,因此路德維希二世被人悶死後再拋進水中的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敢這麼做的,除了攝政王路特波德外還能有誰?如果一旦揭露出去,路特波德就會面臨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