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小說:竊國賊 作者:敏兒不覺

挑選的五十人已經進駐訓練,年紀在十八歲左右,身手不錯,大都認識一些字,就等你去帶他們了。”

魯佩立刻站起來:“徒兒這就趕去靈山。”

“不急,今晚陪你師母吃餐飯,她老是叨唸你,為你做了身衣服,還說看上了蒙學杜先生家的千金,要給你做媒,唉!她不放心你們啊,時常埋怨我心狠,變著法兒折磨你們這群沒長大的孩子,卻又急著為你們張羅婚事。”劉存笑道。

魯佩雙眼發紅:“那徒兒這就去和師母說說話。”

“去吧。”

劉存嘆了口氣,繼續修改“靈山營”的軍法條令、保密條令和訓練計劃,“靈山營”自此從陸九掌管的商隊情報網中分離出來,劉存計劃再苦練三年,將“靈山營”擴大為麾下軍事情報機構,成為手上一把隱藏在黑暗中的利劍。

***********

ps:謝謝金沐燦塵、豆天傳奇大大連續不斷的打賞!謝謝兄弟姐妹們的收藏和推薦票!從開書到現在,收藏幅度一直不快,請大家幫一下忙,順手收藏一下吧!感激不盡!鞠躬致敬!謝謝!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九月二十五,半月來風急浪湧的海面終於平靜下來,連續三場暴雨給沿海乾燥的土地帶來足夠的滋潤,天空再次變得湛藍潔淨,陽光給大地帶來片片生機。

上午吉時,由六艘三百噸福船和兩艘三百噸戰艦組成的船隊,滿載珠山生產的精美貨物和軍用裝備,藉助最後幾天獵獵吹送的南風揚帆出海,沿著膠東半島海岸線向東行駛。

船隊將根據陌生的海圖、司南和六分儀,直航東方千里外的三韓,短暫停留建立聯絡,嘗試交易,之後帶上大部分貨物和琅琊王國的公函北上遼東。

劉存和趕來送行的王杞等人站在碼頭上,向戰艦上的商隊大總管陸九、水軍都尉鮑季、琅琊書院博士劉曄、管寧、許慈和糜家商行糜豐等人揮手祝福,站在船舷上無比興奮的劉曄等人激動地搖手揮別,直到相互間再也看不清對方才作罷。

王杞遙望已經看不清輪廓的船隊,感嘆地對劉存說沒想到轉眼又是一年過去了。

秦義和徐盛兩人則對水軍迥異於步騎兵的軍裝甲冑、武器裝備深為好奇,第一次覺得水軍也很有吸引力。

返回夏河城的一路上,劉存兩次下馬進入田地中,與耕作的鄉親聊天,詢問他們收成如何?日子過得怎麼樣?每次鄉親們認出他之後,都激動得跪下匍匐行禮,頻頻感謝主上的仁德與關懷,一個個哭得像淚人似的還一個勁嘮叨,怎麼拉也拉不起來,弄得劉存再也不敢下馬套近乎了。

王杞和侍衛們深受感動,劉存卻為農民頑固落後的耕作觀念長吁短嘆,土地改良、播種良種和多種養植的推廣進展緩慢,再次成為劉存必須面對的難題。

今年的二十餘萬畝晚稻收成沒有達到劉存的預期,但平均畝產兩百五十斤的新開田地,還是給五餘萬民眾帶來巨大喜悅,聽到各鄉薔夫、鄉佐和村中里正宣讀劉存下達的免去糧食繳納的諭令,數萬民眾高興得手舞足蹈,家家戶戶燒香跪拜,為仁慈的主上劉存向蒼天和諸神祈福,隨後將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肥田整地搶種冬麥的勞作中。

劉存已經不擔心近六萬民眾餓肚子,有了晚稻收成和養雞養鴨打魚撈蝦的副業輔助,有了土地、有了農具、有了住房,父老鄉親算是熬過了難關,再也不需要他的賑濟了。

可以說,劉存大膽的流民安置計劃算是基本成功,等到下個月枳城建好,周邊新開墾的數十萬畝土地都種上一季冬麥,聚集在枳城內外辛勤勞作的六萬民眾就有了盼頭,劉存的負擔將會大大減輕,到明年的這個時候,就能再度按計劃接納流民,最終達到劉存與麾下心腹文武制定的“兩年內大小珠山、枳城、黃島地區人口達到十五萬”的首期目標。

劉存此次之所以把坐鎮東莞的王杞召回,是因為擴軍工作需要經驗豐富的王杞主持,此次徵兵總數為五千,其中騎兵一部,步兵四部,滿員之後立刻展開訓練。

在夏河城北軍營訓練近五個月的六千步騎兵,已於五日前開赴東莞和東安兩縣,與駐守東莞和東安兩縣的九千官兵匯合,編成兩部騎兵和一萬二千步兵,東安縣尉顏慎、東武縣尉翟越各帥一半,分駐兩縣相互呼應,再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協同作戰訓練,然後以東莞縣令趙溶為軍師主動出擊,狠狠打擊不斷越境騷擾的泰山黃巾,以保證兩縣民眾的冬麥種植。

對即將出戰的一萬五千官兵,以及顏慎和翟越這兩名年輕將領,劉存心裡有個不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