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岸趕來營救的五萬援兵匯合的唯一機會。
此前經過半個時辰的反覆觀察,李樂和麾下將校們看得非常清楚,本軍數萬援兵已經渡河而來,對兵力相當的青州軍產生了巨大威脅。
這個時候,圍城的數萬青州軍正在緊張調動,特別是尚未完成阻擊壕溝修建的北城門外,一直在掩護上萬輔兵挖掘構築阻擊工事的青州軍五千騎兵,已經匆匆而去,快速趕赴北面十餘里外的渡口方向。
不用猜李樂就知道,對方這是要調集重兵,阻擊大舉來援的本部兵馬,只留下五千左右的步卒堵在北城門之外。
李樂果斷抓住時機,趁北城門外的萬餘青州軍輔兵尚未完成阻擊壕溝挖掘的機會殺出去,他必須率三千餘精騎迅猛衝鋒,一舉擊破五千青州軍步卒,迅速趕往北面渡口,與大帥韓暹的數萬援兵匯合。
否則的話,一旦數萬青州軍主力擊退渡河來援的本部人馬,一定會轉過身來大舉攻城,把他困死在小小的陝縣城中。
親率兵馬不斷高呼提速的李樂哪裡知道,自己已經中計了。
正是因為青州軍主帥劉存不願意發動傷亡慘重的攻城戰,才在敵軍援兵大舉到來之際,將計就計,抽調北城門外的第四師五千騎兵趕赴北面渡口,故意造成匆忙調動致使北城門外兵力不足的跡象,誘使被困城中手足無措壓力巨大的李樂所部出城突圍,從而進行野戰。
數千騎兵在李樂的率領下,逐漸提速,方圓數里的地面在如雷的馬蹄聲中,塵煙滾滾,震動不已。
呈錐狀破陣隊形的三千餘精銳,在原野上策馬疾馳,高舉刀槍,齊聲發出吶喊,飛速撞向正前方嚴陣以待的青州軍槍陣。
只聽一陣戰鼓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