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唐朝敗家子 作者:絕對零度

沒事。”李世民一邊安慰女兒,一邊上前探問兒子的情況。

“稚奴怎麼樣?是何病症?”

御醫趕忙上前道:“回陛下,晉王是冷風撲了熱汗,感染風寒……並不要緊,臣已經開好方子,正在煎藥。”

風寒?!

李世民稍稍放心,偶感風寒是正常事,應該不打緊,隨即溫言吩咐道:“儘快讓稚奴服藥,小心侍候著。”

“是!”

李世民沉吟片刻,吩咐道:“去告訴張亮,李孝恭他們,晉王病了,今日先駐蹕澠池休息,待明日晉王身體好些以後再行啟程。”

護駕的河間郡王李孝恭、盧國公程知節,左僕射房玄齡,以及剛剛趕來的鄖國公張亮欣然領命。晉王有疾,陛下鍾愛幼子,停留一日是應該的,不打緊。

……

只是風寒而已,所有人都沒把晉王李治的病放在心上。皆認為兩劑藥下去,次日便又會生龍活虎,並無大礙。

但事實並非如此,誰也沒有想到,當天夜裡,李治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而且還發起燒來。

驚慌失措的御醫有些愕然,一邊想辦法為晉王殿下退燒,一邊奏報皇帝知曉。李世民被驚醒了,聞聽幼子發燒,頓時神情凝重,自然也少不得龍顏大怒。

風寒不要緊,發燒問題就嚴重了,想到這是亡妻留下的幼子,李世民便很是揪心。當夜一直守在李治身邊,親自喂兒子喝藥。

可是湯藥下肚,毫無起色,天亮的時候,李治依舊沒有退燒,反而有加重的情形。

李世民的臉色越發難看,也越發擔心,怒不可遏地逼問原因。當值的御醫這才唯唯諾諾,意識到可能疏忽了病因,也耽誤了晉王的病情,等待他的自然是興師問罪。

其他幾名伴駕的御醫謹慎了許多,會診之後,給出了一個很嚴謹的說辭:“陛下,晉王殿下自幼身體相對柔弱,去歲文德皇后崩逝,殿下多有悲傷,傷損身體。

此番出巡,車馬勞頓,興許還有水土不服之故,是以冷風撲汗,風邪入體,病勢兇猛。”

確實夠嚴謹的,從孃胎裡說起,面面俱到,唯恐遺漏。也不知確實如此,還是以防萬一,為日後推卸責任做鋪墊。

話音落地,李世民的臉色更加陰沉了,顯然他至少相信了幾分。自小柔弱,喪母悲傷這些說辭本就容易觸及他的傷心處,提及車馬勞頓、水土不服,李世民不免有幾分自責,本意是讓兒子出來散心的,結果卻…似乎害了他……

尤其是聽御醫言下之意,稚奴似乎病的不輕,李世民擔憂道:“如何診治?可否讓稚奴儘快退燒?”

眾御醫唯唯諾諾道:“臣等儘快配祛邪清熱的湯藥,讓晉王殿下服用。不過巡幸途中所攜藥材有限,旅途亦不利於殿下養病……”

這……

李世民沉吟片刻,問過御醫的意見,再與文武大臣商議一番。張亮提議,鑾駕應儘快趕赴洛陽,畢竟澠池距離洛陽不遠,城中有宮室,各種名貴藥材常備,有利於晉王殿下治療安養。

還有一點也至關重要,皇帝巡幸東都,卻滯留澠池不前,很容易產生誤會,出現風言風語和不穩定因素。為了王朝的安定,兒子的病情,李世民當即決定儘快趕赴洛陽。

一路上,為了讓兒子能安穩舒服些,李治直接被抬上了寬大的御輦,李世民親自陪伴看護。晉陽公主兕子也守在身邊,小眼睛淚汪汪的,心中很是擔心。

一雙年幼的兒女如此,李世民看在眼裡,難受極了!

……

鑾駕進了洛陽城,本來洛州當地官員和士族名士準備了歡迎儀式,眼下全都被取消了。

得知晉王生病的訊息,沒有人敢阻止耽誤片刻。是以御輦直接進了紫薇宮,這座昔日隋煬帝建造的皇宮。

只是晉王李治病情仍舊嚴重,服過藥後,中間曾一度退燒,但不久之後又有反覆,而且愈發嚴重。及至午間,李治渾身滾燙,已然昏迷。

御醫們使盡渾身解數,始終無法讓李治退燒,亦無法讓晉王甦醒。一個個跪在寢宮之前,戰戰兢兢,等待著命運的抉擇。

晉陽公主兕子的抽泣聲越來越大,她雖年紀幼小,卻知兄長重病。隱約記得,母后也是這般躺在榻上,然後永遠睡著了。

伸出稚嫩的小手搖晃哥哥,只覺滾燙,素日陪她玩耍的哥哥卻一動不動,小公主頓時嚇嚎啕大哭。

李世民在寢宮裡來回踱著步子,臉色陰沉到了極點。房玄齡、李孝恭、程知節和張亮幾位重臣站在殿前,看在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