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素日嚴苛的太子右庶子孔穎達都為錯怪太子而心生歉意,稱太子讀書失神蓋因思念亡母,心憂幼妹之故,為臣者莽撞苛責,實在有愧云云。
一時間,太子仁孝的名聲傳遍天下!
……
長孫皇后忌辰,皇帝和魏王、晉王皆在洛陽,東都少不得也要舉行祭祀。
祭祀的地點選在伊闕龍門賓陽洞,佛龕尚未建成,但不妨礙此地成為帝王皇子女寄託哀思之處,等若順便舉行個佛龕開工儀式。
除了皇室成員,身在洛陽的大小官員盡皆隨行,謝逸這位淮陽縣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龍門山下,伊水之畔,賓陽洞前,搭起了祭臺。除了傳統的祭品,上面還擺放著幾道稀奇古怪的吃食,以及幾個小瓷瓶。
沒幾個人知道這些是什麼東西,如此安排又是何意,官員們紛紛按照禮儀規矩,按部就班行禮。
李世民少不得黯然傷神,顧及君王身份,總算是沒有落淚。李泰、李治和晉陽公主卻哭的稀裡糊塗,連幾歲的李欣也跟在後面嚎啕大哭。
但謝逸覺得,這位魏王世子哭的太浮誇,李泰應該多少有點真實情感吧,不過相比於李治和兕子,還是有差距的,還是多了許多心機。
彷彿為了和在昭陵痛哭的長兄李承乾一較高下,哭的可謂撕心裂肺。看著他肥胖滾圓的身體,謝逸不由覺得很有引發高血壓,甚至心腦血管疾病,魏王殿下真是用繩命在仁孝啊!
相比之下,李治和兕子哭的聲音不大,但哀傷之情卻最為真實。他倆是自小沒了生母,感觸最為明顯,也最為傷心。
去歲長孫皇后喪禮上,李世民正是因為看到這對年幼的子女的分外傷心,慈父情懷大動,這才親自鞠養身邊。
隨後是魏王李泰致祭文,不得不說李泰文采好,一篇祭文唸的深情並茂,感人至深,又大大出了一回風頭。
這等冗長且變味的祭禮,謝逸沒什麼興趣,趁著沒自己什麼事,抬頭四處瞧瞧。伊闕龍門的風景倒是不錯,什麼時候帶嫂子和妹妹來瞧瞧……
頗為意外,謝逸竟在遠處看到了鄭斌,這廝正在指揮工匠,難道是由他來主持修造佛龕一事?
去歲在淮陽想要透過賀蘭楚石巴結東宮,似乎沒成功,難道而今轉投到了魏王門下?
嘿嘿,這廝還真是隻善於巴結的哈巴狗!
不過…自己和李泰、鄭斌都有過節,而今這兩個人勾結在一起,會不會狼狽為奸對自己不利呢?謝逸覺得自己很有必要長個心眼。
但是…讓謝逸更意外的是,結束祭禮之後,魏王李泰竟然向他提出了邀請。
“謝縣子,七月二十一,本王將於父皇新賞的宅邸召開文會,與中原才俊一道談詩論文。聽聞謝縣子才華橫溢,到時候還請前來不吝賜教!”
李泰舉辦文會,親口邀請自己這個曾經得罪過他的人,這事……自己誤會他了,魏王殿下心胸寬廣,肚裡能撐船?還是不安好心,鴻門邀宴?
“能參與殿下召開的文會,臣榮幸之至。”如此明確的邀請,當然無法拒絕,更不能給人留下詬病的話柄,所以謝逸少不得也說句虛偽之語。
李泰笑了笑,轉身與別的官員攀談,看得出來,魏王殿下是要大辦文會,邀請的人著實不少。
魏王池上魏王堤,這回有的熱鬧了!
第六十二章 伊闕水岸遊人多
長孫皇后的忌辰過後,李世民格外忙碌。
先是為尚書右僕射、虞國公溫彥博薨逝而輟朝,隨後修老君廟於亳州,宣尼廟於兗州,這兩日又親自去了濟源巡視。
留在洛陽的朝臣們也是各忙各的,魏王李泰四處拜訪大儒學者,一副勤學好問的虛心形象,同時不忘時刻關注伊闕佛龕的修造進度。
御苑裡的莊稼大都已經收穫,謝逸難得輕鬆,大都是抽空前去安逸軒,與陸通一起拓展生意。
香水已經上市,在洛陽生產調配,但火爆的卻是長安。第一批香水進獻給了李二陛下,被他賜給自己的老婆女兒。
宮中苦守,不見天顏的嬪妃們驟獲賞賜,自然是如獲至寶,尤其是香水味道幽香,比如常用的脂粉更勝一籌。
為了炫耀恩寵,為了美豔芳香,太極宮裡的嬪妃和公主們一個個花枝招展,渾身香噴噴。
很快,入宮朝拜的命婦,駙馬府,再到長安勳貴家的後宅裡,一群貴族夫人和千金小姐都得聞香水之名。她們羨慕不已,卻沒有御賜的榮寵,只能夠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