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命朝核心處的李世民撲了過來。
此時此刻,根本來不及想刺客的身份來歷,保住性命才是關鍵。只是情況實在不容樂觀,謝逸一時搞不清楚狀況,直覺上好像是刺客佔了上風。
本來居中指揮的程知節也不得不提劍搏鬥,近身相搏,又沒有坐騎,他自然沒有攜帶長槊,也壓根用不上。宣花斧好像也忘帶了,不然謝逸真想看看老程的三板斧厲害到何種程度。
恍惚之間,幾個刺客竟然突破了防線,衝到距離李世民不過兩三丈的距離,被貼身御衛死命擋住。
謝逸下意識想要閉上眼睛,不忍直視,場面實在有些血腥,有些危急。他很後悔,今日為何不找個藉口告假,何必要跟著李世民來蹚渾水呢?
李二也真的是,作秀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要君民同食?護衛防備又跟不上,全瞎了吧?自己丟掉老命也就是了,何苦連累旁人呢?
可惜啊,世上沒有後悔藥!
謝逸剛剛感慨一聲,面前的兩名侍衛竟然倒了下來,什麼情況?宮廷侍衛不該是以一當百的高手嗎?唐朝的“大內侍衛”如此不堪一擊嗎?
眨眼間,一名刺客徑直突破了最後一道屏障,提刀直接向李世民砍過來。遠處的程知節大驚失色,近處的房玄齡同樣色變,搶著撲上前擋在李世民身前。
謝逸就站在一側,清楚地看到那明晃晃的刀鋒,以及那雙閃爍著仇恨目光的褐色眼睛。他很想無動於衷地避開,可是……有句話說的好:主辱臣死!
那麼……君主若死了,臣子們會是什麼下場?
一剎那的遲疑,謝逸下意識舉起了手中的電警棍,按下了開關。
可是……一個意料之中的尷尬情況出現了,警棍似乎真的沒電了……
第七十五章 刺王殺駕(下)
當頭劈來一刀,以李世民馬上打天下的身手,或許能躲開;最不濟,房玄齡拼命以身救駕,擋下一刀……
可能性很多,可誰也沒想到,電光火石之間,淮陽縣子謝逸會突然伸出一個黑色的棍子,一根材質奇特,奇奇怪怪的棍子。
程知節遠遠看到,以為是發射武器的機括,可是……定睛再看,什麼也沒射出來。
謝逸也發現了這個尷尬的問題,電警棍放置太久,電量流失而得不到補充,早就發射不出瞬間高壓電,更談不上將人電暈。
糟糕,救駕不成,反搭上卿卿性命,尷尬了!
不過……
陰沉的天色下,警棍頂端隱約閃過一絲微弱的電光,刺客握刀的手突然有些發抖。
刺客褐色的眼珠從李世民身上移開,詫異地看著謝逸和黑乎乎的電警棍,有些驚訝,很是不解。
此為何物?隔空襲來,何故會讓人手臂酥麻,瞬間有脫力的感覺,長刀幾乎脫手。
也就是這一瞬間的酥麻,刀沒能落下去,再想砍出第二刀已然不能了。程知節死命飛撲而來,一劍格開刀刃,擋在李世民身前。
刺殺想要成功,要麼武器先進,武力超群;要麼趁人不備,突襲得手。
很遺憾,這群刺王殺駕的刺客不具備前者,後者也隨著時間流逝,而不再是優勢。
剛才的刺殺是突然動手,災民混亂也在頃刻之間,以至於侍衛們疏忽,來不及作為最佳防禦。
駐守在遠處還有一部分禁衛軍,以及陝州刺史府的差役,被四散的流民阻攔,不能在第一時刻趕到君前護駕。以至於防禦薄弱,險些被刺客突破。
此刻災民已經四散逃開,官軍趕來護駕,刺客優勢全無。
失去了那一次可能傷及,甚至幹掉李世民的機會,他們的行刺徹底宣告失敗。
刺客行刺的決心很堅定,卻也極為理智,發現不妙後,立即下達了撤退命令。
驚魂時刻,有驚無險。
出於謹慎,程知節並未大肆追擊,藉著夜色和混亂,大批刺客很快逃逸在荒野之中。被侍衛阻攔或受傷者也都服毒自盡,無一活口。
死士,意料之中的結果。
“陛下受驚了,臣護駕不力,罪該萬死!”一向大大咧咧的程知節此刻無比正經,跪下向李世民請罪。
“是朕一意孤行,不聽卿言,朕亦未受傷,卿何罪之有?”依舊雲淡風輕,處變不驚的李世民似乎並不生氣,表現的很大度。
雖說事實確實如此,但李世民能痛快承認錯誤,沒有怪罪程知節,實在殊為難得。
“陛下,臣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