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唐朝敗家子 作者:絕對零度

是無可奈何。

他是武德年間的狀元(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出身並不高,十多年下來,能夠走到今日的地位算是難得。所倚靠的主要便是偵查審理案件的能力,得到已故前大理寺卿戴胄青睞推薦,而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如果這一回太子遇刺的大案一無所獲,皇帝陛下會怎麼想呢?他孫伏伽又該如何立足於朝堂?

他很想查到線索,自昨晚接到聖旨後便率部匆匆趕來,可惜天色已晚,光線昏暗,在大雪中打著火把,想要發現什麼很難。

尤其是長孫衝的部曲和啟夏門的兵卒前來護駕,人員混亂,現場早已凌亂,即便有什麼蛛絲馬跡也被破壞了。

等到今天早上,一切都安定下來,現場則全被積雪所覆蓋,一片白茫茫,一切痕跡都被掩蓋了。

情況實在糟糕!

孫伏伽長嘆一聲,儘管無奈,卻不能就此放棄,進了皇宮一問三不知,惹得龍顏大怒,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查,還得仔細勘察,能發現點什麼最好,實在無所收穫,至少有個姿態。

功夫不負有心人,清晨有大理寺的捕快在一條向南道旁發現了血跡,天幸血跡粘在樹幹上,沒有被積雪覆蓋。

孫伏伽立即前去勘察,確認是新近留下的痕跡,幾乎肯定昨晚留下的。

此處發現血跡,是有人打鬥過嗎?還是……

孫伏伽四處瞧瞧,見此地距離太子遇刺之處有一段距離,往南則是往啟夏門方向。可惜此間是樹林,並無住戶,昨日大雪也鮮有行人,並無目擊者,一切只能推測。

即便是推測,些許線索匯總起來,也能有些結論,只是可能性實在有點多。

不過更讓孫伏伽驚喜的是,沿著這個方向追查,竟然在附近一條小河的橋洞下發現了兩具屍體。

白衣在身,體態健碩,身上有傷口,與被東宮侍衛斬殺的刺客情形一致……

“速速帶回大理寺,令仵作儘快好生查驗。”孫伏伽吩咐一聲,長長鬆了口氣,現在可以放心入宮了。

……

大唐的朝會並非每日都有,今日清晨的李世民是有空閒的。

但是他的心裡卻難以安定,整晚幾乎沒怎麼閤眼,只是在承慶殿裡打了會盹,讓本該侍寢的韋貴妃好不幽怨。

奈何太子遇刺,事關重大,故而不敢表露鬱悶之情,一大早還特意燉了蓮子羹給李世民送來,盡顯賢惠。

原本能得李世民感慨誇讚幾句的,可惜孫伏伽來了,韋貴妃無奈只好告退,黯然返回內宮。也罷,堂妹河間王妃早就請了旨意,今日入宮請安,姐妹倆正好說說話……

“參見陛下!”

“可有什麼發現?”李世民一邊飲著蓮子羹,一邊沉聲詢問。

孫伏伽低聲道:“回陛下,目前並無重大進展,只新發現了一處血跡,兩具屍體。”

“說說!”

“是,臣在距離太子遇刺地點不遠處,也就是前往啟夏門方向的樹林裡發現了血跡……”

李世民神色微動,問道:“然後呢?意味著什麼?”

“臣以為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刺客追殺過謝學士;其二,刺客經此方向逃離。”

“哪一種可能更大?”

孫伏伽躬身道:“臣昨晚問過了,謝學士與鄭娘子同車而行,兩人皆稱未遇阻攔,未見兇徒。”

“鄭娘子?鄭麗琬嗎?”李世民神色微微一變,似乎頗為敏感。

當年那樁舊事舉城皆知,孫伏伽自然也有耳聞,低頭訕訕道:“是的,昨日鄭娘子也去曲池赴宴,返回時車轅損壞,恰好謝學士經過,故而同行。”

“哦!”李世民輕輕點頭,也不知在想什麼。

孫伏伽續道:“謝學士和鄭娘子皆身份貴重,且都積極營救太子,其言應該可信;而且謝學士與鄭娘子昨日是初見,並不熟悉……故而無共同說謊之可能。

再者,如果真遇到刺客襲擊,一個青年書生,兩個柔弱女子,如何能逃出虎口?故而臣以為,應該是兇徒逃離時留下的血跡。”

“嗯!”李世民問道:“那兩具屍體呢?”

“大理寺仵作查驗過了,並非侍衛將之擊傷,逃離後傷重身亡死於半途,而是被人滅口的。”

“滅口?”

孫伏伽道:“如果有人相助,此二刺客或許能逃離,但估計是長孫駙馬行動迅速,譙國公追捕及時,刺客倉皇之間難助其逃離,故將滅口,藏屍於橋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