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事體大。”
“陛下可有聖旨不許探視?或者大理寺有相關章程?”鄭麗琬眉頭微皺。繼續追問。
“雖然沒有,但畢竟不太方便,如此對娘子的名聲,對謝學士亦非好事。望理解。”孫伏伽很意外,孤芳高潔的鄭麗琬何以突然處處維護謝家?
今日親自來探望的訊息若是傳開,明日長安城裡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說法?
鄭麗琬道:“有勞孫少卿操心。身正不怕影子斜,麗琬並不在意……再者,我是從千金藥廬而來,代孫神仙向謝學士問計,是否有防治天花之法?”
“這……”孫伏伽心頭一震,案子的事情是大,但要說到當前第一要緊事,非同州肆虐的天花莫屬了。聽說距離長安不遠的驪山腳下,已經有病患出現,長安城已經有輕微的恐慌。
孫思邈是當世神醫,他要向謝逸問計……沒錯,謝逸出名的除了才學,還有醫術。
鄭麗琬次來的理由很充足,若是攔下了,往後被人詬病自己阻攔商討天花防治之事,可就百口莫辯了。皇帝會理解,但是民間一旦起流言,口水會淹死人的。
萬一謝逸真有防治天花的辦法?自己也算做了件好事。更重要的是,謝逸或許會因此而保住性命和地位,這時候結個善緣沒什麼壞處。
“好吧,鄭娘子請,不過請莫要再生枝節。”
“多謝孫少卿,不會的!”
鄭麗琬進了大理寺,見到了謝逸,相談半個時辰後離開。
但鄭娘子和謝學士到底談了些什麼,外人絲毫不知……
不過此後不久,長安城裡便傳出一股流言,聲稱謝學士肯定要倒黴了,原因嘛——正是鄭娘子探監。
鄭娘子入大理寺探望,足可見與謝逸關係親密,而當年皇帝欲納妃而不得也曾轟動長安。
皇帝也是男人,也是要面子的,天子得不到的女人,旁人如何敢染之?鄭娘子這些年嫁不出去,不就是這個緣故嘛!
現在如今鄭娘子來探望謝學士,顯然是關心情切以至於不顧名節,皇帝陛下能容忍嗎?
可憐謝學士少年英才,英雄難過美人關啊,終究要死在一個情字上……
自打曲江初雪宴捐出了王獻之的真跡後,謝逸的仁善之名廣為流傳,在民間的口碑很少。是以傳出他被下獄的訊息,惋惜感慨,為之鳴不平,祈禱的百姓很多,一時間輿情反響十分強烈。
……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到這些哭笑不得。
這都什麼玩意?鄭麗琬真的和謝逸……她此去大理寺是故意的?這些迅速傳播的流言又是從何處而來?
李世民有些微微惱怒,但孫伏伽報上來的進展,讓他又發不出太大的脾氣。
鄭麗琬是受孫思邈囑託卻問計天花防治的!
李世民心中陡然一震,差點把這茬忘記了,謝逸奇思妙想那麼多,也不知這方面會不會有辦法?
一想到這裡,李世民心中便泛起了強烈的惜才之意,好多一個人才,就這樣可惜實在不值當。
從孫伏伽反饋的證據而言,謝逸倒是一乾二淨,這些其實並不特別重要,只要他無謀逆之心,放他一馬未嘗不可……
只是現在如今事情鬧得有些大,他反過來要求調查杜伏威一案,這說明他心裡……
可是難辦啊!
杜伏威當年有沒有的叛亂,李世民心裡能不清楚?
只是訊息剛傳出去,河間郡王李孝恭得知訊息,上表泣言,請皇帝徹查,以示自己當年公允行事,並無過錯。
當真如此嗎?李世民冷冷一笑!
只是若真的詳查,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代價也有點大。
時過境遷,倒也並非不可以,但在掣肘頗多的朝堂上,缺少一個契機……
……(未完待續。。)
第一三五章 誅心之刀
杜惜君的身世曝光,謝逸下獄。
事發之後,李世民著實有些心煩,不僅要看大理寺調查進展,還有承受來自各方要求嚴懲的壓力。
一邊還是考慮朝堂平衡,深恐牽一髮而動全身,心中的猜忌卻又不能完全擱下。
回到寢宮,還得面臨李治和兕子的哭訴,這兩個孩子得知訊息後,別提有多著急了。
最敬佩的謝長史,逍遙哥哥,最敬重的杜姐姐都成了嫌犯,甚至還被關進了大理寺的監牢。
他們還聽宮人說起,有可能永遠出不來,甚至殺頭……
李治和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