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小說:唐朝敗家子 作者:絕對零度

合理膳食,勞逸結合,風疾之症會大有緩解。”

“朕的膳食很精細,有何不妥之處?”

“陛下,臣以為風疾之病與膳食太優有關,尤其是陛下多食肉類,其中多油脂,長此以往,油脂堆積於血脈,便導致氣血不暢,便會出現風疾症狀。”

謝逸道:“若適當減少肉食,多食用青菜,素菜,同時案牘勞形之餘,注意適當鍛鍊和休息,對身體會大有好處。另外,虎骨、鹿血一類食物容易上火,食用需謹慎,飲酒亦需有度。”

“如此便可?”御醫頗為疑惑,就這麼簡單?

“對,如此雖不能根治,但可緩解,減少發病頻率,有益於陛下龍體。”

李世民沉吟片刻,點頭道:“那朕就謹遵醫囑,嘗試一番。”

“陛下,臣以為您也應當提醒下諸位皇子。臣聞聽高祖皇帝也有風疾之症,與陛下算是父子相傳,那麼諸位皇子恐怕也有機率罹患此症,須得早日防治。”謝逸當然不是危言聳聽,別的皇子他不確定,但李治肯定會,必須得防備著。

李世民沉吟道:“確有道理,諸皇子也像朕這般膳食安排便可?”

謝逸道:“除了膳食,還應勤加鍛鍊,控制體態……相對而言,體胖者容易罹患此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壽命。”

“這樣嚴重?”李世民不由驚慌,他十多個兒子裡胖子可不少,其中以魏王李泰最甚。

“臣沒有危言聳聽,遠的不說,陛下應當記得前隋元德太子楊昭,二十三歲便英年早逝,與體胖多少有些關聯。”

謝逸沉聲道:“所以,臣才請陛下和諸皇子多加註意……恕臣斗膽,畢竟陛下和前隋皇室多少有些血緣關聯,些許病症代代相傳,恐有相似之處。”

李世民心裡突然咯噔一下,這話說的沒錯,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李淵之母獨孤氏的親妹妹。換言之,李淵和楊廣算是姨表兄弟,李楊兩家確實有那麼點血緣關係。

病症也會因此有相同之處?體胖會危及生命,李世民第一次有這樣的危機意識。他瞬間便想到了愛子李泰,與隋元德太子楊昭有太多相似之處,一樣的謙和,一樣的君子風度,一樣體胖,不會也……

李世民立即動了心思,得讓諸皇子,尤其是魏王李泰立即控制膳食,勤加鍛鍊,減輕體態。

長安那邊,李泰聞聽父皇風疾發作,頓時拍手叫好。

父皇風疾發作,為人子,為人臣難道不該前去探望,盡孝心嗎?

去洛陽,這個理由難道還不夠嗎?李泰淡淡一笑,立即派人將一封文采斐然,感人至深的請安奏疏送去洛陽宮,然後靜待啟程東都。

對了,此行最好是帶上年幼的兒子李欣,病中的父皇應該很期盼天倫之樂,父子同往應該能加分不少。

李泰心中多有盤算,但萬萬沒想到,洛陽宮中,他敬愛的父皇剛剛為他準備好一份減肥計劃……

第五十二章 公主有賞

謝逸提及眾皇子,主要是想強調李治,不曾想李世民首先想到了胖兒子李泰。

好在經過巧妙引導,加上御醫的提醒,李二陛下終於想起他的小兒子李治重病痊癒不久,高熱不退可能影響頭腦,亦有罹患風疾的可能。

加之李治自小身體偏弱,李世民拳拳愛子之心,是以讓謝逸盡心照料,並幫助晉王強身健體,避免罹患風疾。

此舉正中謝逸下懷,自然是求之不得。

最近本來與李治處的不錯,今後還能名正言順深入交流,與李治保持良好關係。

也許這算是提前燒冷灶,只要把握好李治這張王牌,將來的前程自不消說,立於不敗之地自然也就不是空話。

李世民躺在貞觀殿裡養病,李治出入御苑苗圃的頻率也高了很多。每天和謝逸一道侍弄那些新奇的作物,李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且按照謝逸制定的計劃鍛鍊身體。

空閒之時,則與兕子、小蠻一起玩耍,杜氏總會在恰當的時間送來點心和湯水,給予他們溫柔周到的關心。

漸漸地,李治與兕子對謝逸和杜氏的感情有了些許變化,除了敬仰,似乎還有些許依戀,或者說孺慕之情。

謝逸猜想,這大概與長孫皇后早逝有關。李治和兕子年紀還小,早早失去母愛,心靈上必然會有創傷和缺失。

李世民雖然疼愛倍加,但父親到底難以完全替代母親的角色,加之他政務繁忙,用在兩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和心思畢竟有限。

是以李治和兕子真正得到的關愛也有限,因為晉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