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4 / 4)

小說:唐朝敗家子 作者:絕對零度

然是難以把握。

更離奇的訊息隨後傳來,弘文館學士謝逸則被冊封為河東道黜陟副使,很有意思的局面出現了。

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所有人都敏銳地意識到,黜陟河東之事恐怕正經是謝逸這位副使說了算。

畢竟晉王只是十三歲,太過少年,能懂多少事情,大小事情還不得謝逸來處理。再者,謝逸是晉王府長史,與晉王殿下關係甚好。少陵塬上那次晉王殿下對謝逸維護有加是眾人皆有目共睹之事。

聽說晉王殿下對謝長史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所以這河東之事誰說了算似乎顯而易見。

再聯想到當初少陵塬衝突的具體情形,眾人越發覺得這事有意思了,晉州之事牽涉到太子和魏王。

皇帝卻派了與兩位皇子親厚的晉王前去,卻又讓與兩位皇子都不和睦的謝逸主持,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啊?

面對皇帝的故弄玄虛。滿朝文武們都有鬧不明白,不明所以。

輪到兩位當事人身上,便是強烈的不安。

東宮之中,太子李承乾有些坐立不安,晉州刺史是他保舉之人,如今在晉州鬧出如此事端,多少有些牽連東宮的意思。

如果只是舉薦不當,失察之罪倒也不打緊,但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私下裡他透過晉州刺史與河東官員們多有聯絡。

如果這些事情被鬧出來,那就不是簡簡單單的丟臉子,而算得上是失德。

太子失德意味著什麼?李承乾比誰心裡都明白。所以他一直關注著父皇對刺史的態度,尤其是關注處置的人選,卻不想等來了這樣的結果。

讓李治和謝逸前去,這個搭配……

李承乾心中泛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說不清道不明,年輕的九弟素來與自己關係還算不錯。想來不會在背後捅刀子。

畢竟李治還小,李承乾不認為年幼的九弟會有所圖謀。他相信九弟還是個純真善良的少年郎。

但背後的謝逸可就不同了,與東宮關係不睦乃是眾所周知之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