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2 / 4)

小說:唐朝敗家子 作者:絕對零度

後世子孫,造福民族的貢獻。

不過呢,難度不小。

首先一個便要保證此地少些戰亂,並且牢牢控制在大唐手中,否則談何保護。何談治理?

西北的邊防啊,自古便是中原王朝的憂傷。

李世民豪氣地宣稱不休長城。試圖以他天可汗的威名震懾北方部族,這個思路倒也沒錯。修長城勞民傷財,被動防禦也沒有多大效果和意義。

國家強大,兵鋒強盛讓人不敢進犯這個道理沒錯,但前提是一直維持下去,並且有英明的君王才行。

可江山傳承。誰能保證每一代的繼承人都英明神武?所以啊,這終究並非長治久安之法。

可是……

怎樣才能做到呢?這似乎是個更大的難題。

先不管那麼多了,此番先搞定薛延陀,便算是成功了。在出大唐境前,經過靈州時需要先拜訪一個人——江夏郡王李道宗。

這位王爺在後世關於隋唐年代的演義中很著名。頗有反派意味,但實際這位王爺蠻忠誠的。

李道宗也是李淵的堂侄,自打晉陽起兵開始便立功不少,初時被封為任城王,而今改封江夏郡王。與河間郡王李孝恭並稱為“賢”,乃宗室中為數不多可以領兵打仗的王爺。

與李孝恭擅長平內亂不同,李道宗更為擅長的是御外敵。

貞觀八年,吐谷渾進犯大唐邊疆,威脅河西走廊,唐太宗調動兵馬反攻,李道宗便領兵出征。

李道宗先以一支偏師破敵,將吐谷渾大軍擊潰,然後和侯君集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

在無人的苦寒之地行軍二千餘里,在烏海追上吐谷渾伏允可汗,大破其眾,俘其名王驍將,使得唐軍大獲全勝。

貞觀十一年,李道宗改封為江夏郡王,但是他犯了個小錯誤,因為貪贓一度被禁足府上,還剝奪了職權。

年初時,因為杜伏威一案,河間郡王李孝恭落得灰頭土臉,請罪後在家中閉門思過。宗室裡頓時沒了掌握兵權的大人物,於皇室穩固和力量平衡沒有好處。

當時有人猜想,也許皇帝陛下會進一步重用吳王李恪,但事實上並沒有,反倒是禁足的李道宗被放了出來,駐守靈州。

李二陛下這一招,可謂是一舉數德,施恩之下,李道宗必然感恩戴德,效忠皇帝。宗室的力量得以加強,軍中也得以平衡,同時更有個穩妥之人看著北邊的薛延陀。

由此可見,李二陛下對真珠可汗夷男的提防並非一天兩天了,一個個都老謀深算啊!

從長安臨走之時,承慶殿中密談,李世民特意叮囑自己路過靈州時拜訪李道宗。

當然得見了,太必要了。

如果薛延陀有點異動,李道宗是距離最近的兵馬,某種程度上他自己的後盾,必要時還是救命的指望。

不早點溝通一下怎麼能行呢?見見面,強調一下前線的危急形勢,讓江夏郡王早些做準備,好為自己提供必要的幫助。

想來李道宗應該好說話吧,畢竟李孝恭是因為自己而倒黴,閉門思過。然後他才順理成章復出,再次得到重用。

當然了,作為宗室中的名將,李道宗的復出是遲早的事,但因為自己的緣故,讓這個契機提前了。

就憑這一點,李道宗多少該感謝自己吧?不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了,至少要好好對待自己,必要的事情多操點心總是應該的吧?(未完待續。。)

第一八六章 夜半馬蹄急

使團沿著黃河岸邊一路北上,恰逢夕陽西下。

謝逸看著遠處的景象,下意識吟誦起唐詩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狄知遜聞聲,頓時眉頭一挑,訝然道:“這是謝學士新作的詩句?”

呃……

謝逸不禁暗自搖頭,又那什麼了……但這事沒法解釋,只能無奈點頭。

“早就聽說謝學士大才,詩文甚佳,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啊,單單這兩句便將眼前勝景一句道盡,而且是恰到好處,淋漓盡致。”

狄知遜道:“應該不止這兩句吧?不知可否盡數吟來,好讓本官開開眼界?”

“啊……”謝逸不禁尷尬,這首詩的全文……一時間似乎記得不是那麼清楚,這玩意要讀出來不倫不類,豈非……

“不瞞狄侍郎,這首詩還有一二處不慎妥當,還需斟酌,晚點吧!”謝逸只好找個藉口推辭。

“好的,本官拭目以待。”狄知遜滿臉笑意,心中又想起了兒子入晉王府伴讀的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