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3 / 4)

小說:唐朝敗家子 作者:絕對零度

兵權,沒了足夠的利用價值。

太子李承乾卻沒有計較這些,仍舊費盡心思將自己從大理寺中救出來,這似乎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不管李承乾的本意是怎樣的,侯君集卻覺得足夠感動。

當李世民毫不顧忌地拋棄他的時候,還有人在乎自己,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有意義多了。所以李承乾的這等舉動對侯君集而言宛如寒冬臘月的一品炭火,知遇之恩啊!

如此恩主,豈能不效力以報之?

前些天東宮接連出事岌岌可危之時。侯君集別提多著急了,太子如此仁厚可比技巧的魏王之流強多了。

可惜當時他的幫不上什麼忙,賦閒在家,無權無勢,甚至不能幫太子說上一句有份量的話,當時也不便出面說什麼。

好在最後有驚無險。太子殿下順利度過危機,東宮暫時穩定。可惜華陰那件事一發生後,情形再次變得有些危及。

當賀蘭楚石帶來了李承乾的邀約時,侯君集沒有任何的猶豫,悄然進了東宮。與此同時、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駙馬杜荷、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等人也紛紛前往……

……

華陰襲殺之後,刑部尚書劉德威再次踏上返回長安之路。

這一次來了幫手,大理寺卿孫伏伽率領了禁衛軍前來護衛,並且前來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且追捕兇手。

如果是以往。大理寺過問刑部的案件,組我誒刑部尚書,劉德威是不會大理寺卿孫伏伽面子的。但是這一遭不同,劉德威只想儘快將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什麼皇帝的信任,大理寺和刑部的高下之分在在這一刻全無意義。

作為大唐的第一位狀元,孫伏伽深得李二陛下的信任,但凡有重大的案件都交給他來處理。這裡的齊王李佑謀反案也不例外。本來是李佑和陰弘智被押送回到長安之後他再接手的。

但誰也沒料到在途中便出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形勢全然不同。所以孫伏伽也就提前一步接手,調查也就從華陰開始。

調查內容很廣泛,當晚所有參與護衛的兵丁,甚至包括劉德威本人都在詢問的範圍內,小村裡的村民也都在調查範圍內。孫伏伽是個很細緻的人,任何的細節他都不會放過。尤其是涉及這等驚天大案的時候。

村民聲稱當晚只是見到黑衣人進入村莊,且都手持利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十分兇殘。

小老百姓遇到此等場面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至於那些說辭顯然有被誇大的成分,可信度不高。孫伏伽真正懷疑的是村民之中有人與刺客有勾結,但詳細調查之後,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戶,且近期沒有人外出遠行,也沒有陌生人來過這裡。

再者,劉德威當時的行程也很隨即,是無法提前預料的。若非中途遇到耽誤,進入華陰城的話,也沒有這回事。

所以村民應該都是無辜的,刺客應該是跟著劉德威一行,選擇在途中動手的。至於兇手是誰,雖然長安城裡已經有太多的猜測,有的甚至言之鑿鑿。

但作為一個嚴謹的查案之人,孫伏伽對此不為所動,他不會做任何虛無的假設,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及調查到了證據。

至於守衛的兵丁,紛紛稱那晚的戰況很激烈,刺客兇殘,目標明確,主要是針對李佑和陰弘智,且手段極為殘忍。

幸得他們奮勇抵抗,才沒有讓刺客得逞,保住了李佑和陰弘智的性命。

兵丁們為了表現一下自己拼殺勇猛,護衛有功,難免會將情況說的很危機。對此孫伏伽並不介意,實質上從現場的情形來看,縱然稍有誇張,但基本事實**不離十,當時的情形確實比較危機。

至於兵丁們的勇猛程度,他也不會懷疑,保護刑部尚書和一位皇子欽犯,必須是要效死命的。訓練有素的將士們心裡清楚,如果要保護的人有個三長兩短,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

可真是因為他們的勇猛擋住,並趕走了刺客?

既然刺客是尾隨在他們身後,突然動手,而在此之前劉德威沒有絲毫的察覺,在遭遇突襲的情況,訓練有素的刺客竟然沒得手?突襲變成了陣地戰,最終失敗而歸,這樣的情形多少有些反常。

在這個級別的襲殺之中,是不應該出現的,孫伏伽篤定的如此認為。到底是刺客水準太差,還是其他的什麼緣故,孫伏伽心中畫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越是這樣,這些細節越值得深思,務必要調查的清清楚楚。

孫伏伽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這個調查結果的重要性,他很清楚這個案件對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