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個人情愫在裡面,其實無論是原來的歷史,還是今世的接觸,他對吳王李恪本人還是頗為欣賞的。
對一個欣賞的人動手,且是見不得光的伎倆,謝逸有些不屑。
這些話他沒有和闞稜說的太明白點,但有這個暗示已經足夠了,闞稜是聰明人,他懂辦事的分寸。
事實也是如此,他拒絕了蕭月仙的提議,完全是按照謝逸的交代執行。
沒有牽連到吳王李恪,雖然不知道王君度的餘孽打算怎麼辦吳王殿下拖下水,但是及時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們控制。
不管有怎樣的招數都來不及出手,這樣一來,目的就達到了。
……
在吳王李恪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他躲過了一場危機。
可能他永遠不會知道,有人幫了自己,更不會知道這是謝逸還他的人情,但是闞稜還是這麼做了。
至於將來怎麼樣還不得而知,闞稜和謝逸的態度一樣,把人情都還了,將來做事情就不必那麼多顧忌。
人情這種事,更多的是問心無愧。
至於這些王君度餘孽。無關緊要自然不用留,對付這種人沒有仁慈可言。蕭月仙等人的手段很多,他們知道怎麼樣讓一群人死去卻不被人發現。
至於那些主要的案犯,則被他們秘密押送回長安去。
雖然目前這些人嘴巴很硬,什麼也不交代,但總是會有辦法的。審訊是一份技術,闞稜很有經驗,謝逸也正好有些手段。
他們很有信心從這些人口中拿到口供,讓人欣喜的是這些人準備了不少魏王李泰的證據,似乎是打算隨時來揭發,讓李泰臭名昭著的。
闞稜看到之後,不得不感慨,李泰真是個蠢貨,這樣要緊的東西竟然被外人帶走而不自知。到時候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可悲啊!
闞稜樂呵呵地這些東西全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