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7章 突擊檢查(1 / 3)

小說:權力之門 作者:溫嶺閒人

葉雅婷猜得沒錯,徐浩東到西嶺鄉檢查工作,主要是汛期將至,雨季即將來臨,西嶺鄉是全市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正是徐浩東下鄉調研的必經之地。

雲嶺市總面積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主要可分為東西兩塊。東部是沿海平原,平均海撥不到十米,約九百平方公里,自古以來就是海州地區的重要糧倉。西部是山地,在雲嶺市境內有六百多平方公里,主要是雲嶺山及其支脈,雲嶺山脈位於雲嶺與海州交界地區,主峰雲嶺峰海撥一千兩百五十三米,是整個海州地區的最高峰。

雲嶺山脈是多雨地區,水量充沛,每逢五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是雲嶺山脈的雨季。雨季的時候,雲嶺山脈約百分之三十的水量向西匯成海州河進入海州市並直至海州灣入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量向東匯成了雲嶺河。幾百條小溪在雲嶺山區整合,在山區和平原交界附近匯成一河,就是雲嶺河。雲嶺河出了山區,立即變成兩條河,一條叫北雲嶺河,向東向北,最終在雲嶺市東北方向入海,一條叫南雲嶺河,一般也叫雲嶺河,向東向南,穿過雲嶺市城區,最終在雲嶺市東南方向入海。

西嶺鄉正處於山區和平原交界地區,雲嶺河從山區奔騰而出,在西嶺鄉境內分為北雲嶺河和南雲嶺河,故而西嶺鄉又叫三河鄉。

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在西嶺鄉境內投資建設了雲嶺水庫。雲嶺水庫豐水期面積一百平方公里,枯水期面積六十平方公里。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雲嶺水庫經過大規模修整和擴建,豐水期面積達一百五十平方公里,枯水期面積也達八十五平方公里,蓄水量比原來增加百分之八十。

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上世紀九十年代,為了增強雲嶺水庫的抗洪能力,國家水利部和東江省撥出巨資,在西嶺鄉境內建設了水利樞紐,除了三河交匯處的調節樞紐和水力發電站,還建成了著名的長達十公里的雲嶺水庫攔洪大壩,和麵積達十五平方公里的蓄洪區及面積達二十平方公里的洩洪區。

在雲嶺市,誰都知道防災抗災防的就是洪水抗的就是颱風,其中防洪抗洪就是管好雲嶺河和雲嶺水庫,而重中之重正是那條堪稱宏偉的雲嶺水庫攔洪大壩。

西嶺鄉政府所在地西嶺街,人口約一萬兩千,這裡不但是西嶺鄉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交通中心,也是雲嶺市水利局所在地。

將水利局直接設在西嶺鄉,離雲嶺水庫、調節樞紐和水力發電站均不超過三公里,正是當初徐浩東擔任副市長時的決定。

車進西嶺街,徐浩東熟門熟路,直接驅車來到了市水利局。

這是一個有圍牆的院子,裡面的三層建築就是水利局的辦公樓。

衙門雖小,機構齊全,院門邊掛著諸多牌子,雲嶺市水利局、雲嶺市防洪抗洪指揮部、雲嶺水庫管理委員會、雲嶺河水力發電站、雲嶺河水利樞紐管理站、雲嶺市水利局工程建設公司。

桑塔納轎車停得遠遠的,隨行的李子健就明白了徐浩東的用意,他是要對水利局進行突擊檢查。

果然,下了車,進了院子,徐浩東直奔辦公樓。

以前多次來過這裡,徐浩東熟得很,一樓是各職能辦事部門的幾個大辦公室,二樓是局中層幹部的辦公室,三樓是局領導辦公室和會議室以及為防洪抗洪指揮部專設的通訊機要室。

徐浩東腳下生風,李子健和葉雅婷幾乎小跑才跟得上。

沿著一樓的走廊來回走了一遍,徐浩東在每個辦公室的窗戶邊只停留幾秒鐘,接著,沿開在辦公樓中間的樓梯蹬蹬蹬地上了二樓。

二樓的走廊開在中間,兩邊是辦公室和資料室,辦公室的門上都有一個人臉大的小窗,徐浩東又是走了一個來回,每到一間辦公室的門邊,他都要透過門上的小窗往裡瞧上一眼。

然後,徐浩東又疾步上了三樓。

三樓與一樓二樓有所不同,東邊是內廊,內廊兩邊是一間間辦公室,西邊不是走廊,而是兩扇不鏽鋼柵欄門,徐浩東知道,那裡面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多功能會議室,叧一部分就是市防洪抗洪指揮部專設的通訊機要室。

徐浩東沿著內廊也走了個來回,每到一間辦公室的門邊,依舊透過門上的小窗往裡瞧上一眼,最後停在局長辦公室門前,伸手在門上敲了兩下。

“請進。”辦公室裡響起了一箇中年男人的聲音。

這是水利局局長黃寧生,一個四十來歲的知識分子,徐浩東的好朋友,六年前徐浩東獨立推薦,將黃寧生從水利局副總工程師提撥為總工程師,四年前又從總工程師提撥為局長兼局黨組書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