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雲嶺市很多人都有可能是文章的作者。但據我們分析,作者應該是市級層面的幹部,瞭解歷史,瞭解我和沈部長的過節,瞭解最近的人事動向,瞭解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一般人難以做到。”
李智宏擺了擺手,“少來這一套,不要從理論上講,請從實際上分析。”
徐浩東說:“市四套班子,本地籍的黨內幹部。”
李智宏嗯了一聲,“四套班子不到四十人,本地籍的黨內幹部也不多嘛。”
徐浩東說:“是的,十六個。”
李智宏直視徐浩東,“包括你自己嗎?”
徐浩東點了點頭,苦笑著說:“當然包括我自己,而且我是最有可能是作者的人。”
李智宏面無表情,“為什麼?”
徐浩東說:“動機和時機及手段,我最有動機,不言而喻,也只有我最知道什麼時機出手最佳,至於手段,也只有我才能知道沈方舟部長的軟肋是什麼。”
李智宏點著頭說:“你還算是實事求是。剛才,陳長江廳長向我報告,他們的分析和初步偵查,也認為你最有可能是文章的作者。”
徐浩東說:“既然如此,那我願意接受組織的調查,不要牽涉到其他的同志。”
“夠爽快的。”李智宏轉而詢問姚新誠,“新誠,你認為呢?”
“我認為……”姚新誠反問:“領導,有足夠發起調查的證據嗎?”
李智宏不說話。
姚新誠狡猾地說:“那我就不知道怎麼說了。”
李智宏笑了,“新誠,為難你了。”
隨即,李智宏驟收笑容,滿臉嚴肅,“徐浩東同志。”
徐浩東條件反射地起身,“在。”
李智宏說:“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說,你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嗎?”
徐浩東說:“領導,我不是,但我再次表態,我願意接受組織的調查。”
“好。”點了點頭,李智宏指著姚新誠說:“你,代表我,送徐浩東同志去省紀委。”
姚新誠愣住了,“馬,馬上?”
李智宏點了點頭,“馬上。”
十分鐘之後。
徐浩東坐在姚新誠的車裡。
車開得很慢。
“浩東,你想好了?”
“不用想,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李書記他英明啊。”
“我好像懂了。”
“那你把車開快一點。”
“但有一個問題,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讓我知道並參與。”
“哈哈,老姚,你不要裝傻。你是個明白人,李書記讓你當他的秘書,就充分表明了他對你的信任。”
“倒也是。不過,你不怕我說出去?比如說,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
“哈哈……你不敢,因為二比一,沒人信你這個一。”
“是啊,政治有時候,有時候是……”
“骯髒的。”
車到省紀委大院,深夜值班的省紀委辦公室王副主任,看著徐浩東和姚新誠張口結舌。
“徐,徐書記,姚秘書長,我,我不明白,這怎麼回事?”
姚新誠指著徐浩東說:“我也不知道,我是奉李智宏書記之命,把徐書記送到你們這裡。”
徐浩東說:“王副主任,我是來向省紀委交代問題的。”
王副主任蒙了,“這個,這個……”
姚新誠說:“王副主任,你給個回執,我也好回去交差。”
王副主任看了看徐浩東,對姚新誠說:“姚秘書長,關於徐書記,我做不了主啊。”
姚新誠說:“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打電話問問李智宏書記。”
話說到這個份上,王副主任只能照規矩辦,很快開具了書面回執。
姚新誠揚長而去。
王副主任尷尬了,他還是第一次碰上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處置。更何況徐浩東是什麼人,他太瞭解了,以他的職務,哪有權力處置徐浩東。
“徐書記,接著,接著咱們怎麼辦?”
徐浩東樂了,“問我?我想跑。”
王副主任忙說:“這個這個,要不這樣,你去休息室休息,我去向領導彙報。”
“呵呵,公事公辦,這就對了麼。”
王副主任不敢怠慢,打電話向省紀委常務副書記許從良報告,按照規定,像徐浩東這個級別和職務的,其他副書記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