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後,憑什麼還要收取上路費,公義和公理,從來不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所顧慮的。坦率地講,邱與可對經濟學的一知半解,以及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使他頂著一個碩大的經濟學家的帽子,顯得異常滑稽。”
“邱與可的思維模式,是有違經濟學家的理性的,經濟學家的理性在於,採集真實的資料考察經濟現象,運用自己掌握的經濟學理論,得出符合邏輯的結論,但邱與可做不到。一個學術團體要得到公眾的尊重,它得有可尊重之處,一個老人要得到尊重,也一定是有可尊重之處。一個老人,利用自己的身份,用胡說八道力圖影響公共事務的決策,他必定遭到公眾的唾棄,一個學術團體助紂為虐,下場只會更壞。”
“我個人感覺,這幾年媒體正逐漸將邱與可往二傻子的方向驅趕,採訪中特意讓邱與可說些不著三四的話,然後熱炒,使其出醜。從邱與可文章中和講話中透露出來的思維方式,我認為邱與可相對於經濟學家而言,那是極不合格的,邱與可為某些行業或利益集團代言,卻死鴨子嘴硬不承認,這是嚴重違背道德和科學準則的。”
“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是對一個知識分子的基本要求,知識分子必須恪守公平和正義、秉持道德和良心,為公眾利益代言。經濟學家中會出現個別的知識分子,但我不要求廣義的經濟學家都是知識分子,他們可以是學者、學人或者乾脆就是以經濟學謀生的職業工作者。我們不會以知識分子的標準苛求他們,所以,他們可以為政府、機構、社會團體、民眾群體和利益團體代言。”
“作為社會學科一個分支的經濟學,從誕生的一刻起,就打上了為利益團體代言的烙印。代言的本質是爭取本團體的利益最大化、或在增加社會總體利益下取得本團體的最大化利益,而不是忽悠其他社會人群,以損害其他人的利益來謀取本團體的利益,經濟學理論的內涵,也並不排斥經濟學家成為某一利益群體的代言人。邱與可推崇的美國的經濟學人,或受政府部門僱傭,為政府部門提供服務;或任職投資銀行,成為職業經濟學人,為僱主代言,為僱主服務;或任教大學和開辦私人研究機構,可以代言民眾,也可以代言自己,或者僅僅代言自己認為正確的經濟學理論,這些都無可厚非。”
“但是,經濟學家必須身份明晰,任職投資銀行,就不能以公眾代表的身份發言,民眾可以根據你的身份和自己的理解來判斷你的言論,信或者不信。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時,不僅將自己開辦的諮詢公司停了,自己的資金也委託基金替他投資管理。身份明晰,才談得上公信。為誰代言並不丟人,但不明不白,就很可能是在騙人。”
“經濟學家替人代言,或基於良知、或基於自己信奉的理論,無論理論對錯,都是經濟學家的本分。如果不是從自己信奉的理論出發,僅僅是為某一利益群體粉飾,則喪失了經濟學家代言的價值,成為了幫閒的吹鼓手。如果不明晰自己的身份,又是替富人說話,又是為窮人辦事,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則是不道德,至少是“經濟學家這個職業不道德,其行為是欺騙、以欺騙的手段謀取利益。邱與可的代言大抵都是如此,邱與可的代言欠缺良知。”
“所有的經濟學家、乃至所有的社會科學家,都是替人代言,要不代言全體民眾,要不代言某個特定團體,被稱為經濟學家的邱與可也應該如此。但是,邱與可具體代言的是哪一個特定團體,邱與可從沒說過,邱與可只說過為富人說話,是不是為富人這個整體代言,卻很難說,因為富人的定義就是模糊的,我以為的富人,也許在邱與可眼裡根本就是窮人。”
說到這裡,徐浩東看向了劉浚如副市長,“綜上所述,邱與可不但不是一個合格的經濟學家,而且人品大有問題,劉副市長,我暫且說到這裡,現在,你說話的機會已經到來,我和同志們洗耳恭聽。”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