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2 / 4)

小說:明末國色江山 作者:塵小春

“除了他誰還有這本事?”

葉良辰愉快地告訴老友,自己花了多少天扔掉柺杖,剛開始又是如何摔倒,如何磨破皮,連紫陽觀內藥房新研製的幾種藥膏藥粉的奇效也詳細告知老友,直到朱道臨過來才意猶未盡地停止。

從藏書房裡出來的朱道臨示意小丫鬟退下,親自為二人泡茶,沒有半句廢話便直奔主題:“王公公和曹公公來信訴說,皇上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要求我繼續向皇上提供30萬斤銅料用以鑄錢,叔父也急得寢食不安,我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考慮剛給皇上送去不少東西,再給的話會不會被當成冤大頭?”

“船隊目前還在回來的路上,在北方買了500多匹好馬,加上一船生鐵、牛皮、羊皮和藥材,估計五天內能回到上元港,近期內需要整頓水軍改造戰船,船隊不會再北上。這30萬斤銅料給還是不給,麻煩葉師父你給出個主意吧。”

葉良辰望了一眼唉聲嘆氣的吳景賢,放下茶杯慢慢說道:“大哥,皇上那裡可是無底洞啊!小弟的意見是,寧願送糧食送火炮,也比送錢來得實在。若是內宮缺錢,直接讓京城的博孚分號送10萬兩銀票,也比直接送銅料來得實在,至少不會讓滿朝文武死死盯著銀作局和皇家內庫,萬歲爺也能省點兒事。”

吳景賢非常為難,雖然在朱道臨影響下,他對皇帝對當今政局和滿朝文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他骨子裡對皇家的忠誠仍然絲毫未變,對同一陣營的老友王承恩和曹化淳同樣懷有感激之心。因此他實在無法回絕皇帝和兩位老友的請求,可又不願意如同兒子似的朱道臨吃虧,一時間陷入兩難地步。

朱道臨看到吳景賢低著腦袋久久沉思,便將發生的幾件大事簡要告訴葉良辰。

葉良辰聽完心中一動,拍拍兄長吳景賢,望著雙眉微皺的朱道臨笑問:“如果能讓皇上給你連升兩三級,你願不願送上30萬斤銅料?”

朱道臨微微吃驚,看到吳景賢轉憂為喜目光炯炯盯著自己。想了想擔憂地問道:“要是皇上窮瘋了真這麼幹,魏國公和他麾下那群將領怎麼想?會不會心裡有疙瘩。認為我想謀奪江南水師提督一職?咱們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吳景賢不耐煩地擺擺手:“大明天下難道只有一個水師提督?廣東有水師提督,福建有水師提督,長江有江南水師提督,山東登來水師提督,再往前數,鄱陽湖和巢湖也有過水師提督!”

“只要朝廷認為有必要。隨時可以設立某個地方某片水域的水師提督,水師提督也就相當於衛指揮使,你以為多大的官?只是不常設罷了……你現在的四品指揮僉事官銜,再升兩級完全可以擔任水師提督,不好意思當江南水師提督。當江北水師提督不就行了?”

“再者說了,哪怕皇上封你個水師提督,也不會有一兵一卒一兩銀子給你,估計兵部那些文臣還巴不得你做冤大頭呢!”

“靠!這樣也行?”

朱道臨愣住了,這與空頭支票有何區別?雖然自己如今缺的就是權力和更大的名分,可水師提督似乎和某某總兵一樣很不保險,一旦不需要隨時有撤銷的可能,這筆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葉良辰看出朱道臨的擔憂,提出個更為靠譜的辦法:“以我之見,根本不用考慮什麼水師提督,直接向萬歲爺要個海運總督兼提督軍務……”

“數年來,萬歲爺屢屢為漕運所困,看到了漕運中蘊藏的諸多弊病,非常清楚漕運已到觸目驚心積重難返的地步,所以萬歲爺才想開通海運,咱們確實如萬歲爺所盼,開通了上元港至天津港的海運航線,這不就是最好的契機嗎?”

“唯一的麻煩來自東南世家門閥,他們肯定會千方百計全力阻止開通海運,靠大運河吃飯的漕幫和沿途各級官府同樣會極力反對,但我覺得越是這樣,萬歲爺越容易答應,一旦成功,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值得一搏啊!”

朱道臨怦然心動,考慮良久謹慎地說道:“還是先和魏國公一起奏請皇上,舉薦我晉升兩級,名正言順擔任寶山衛指揮使……”

“這麼做的好處是,不會招致大運河兩岸各個勢力的強烈反對,哪怕東南世家門閥反對,阻力也不會太大,畢竟這是五軍都督府內部軍務,不涉及萬眾矚目的海運!”

“如今咱們偶爾走一兩次海運沒問題,編個送火炮買戰馬的藉口就可以矇混過去,長期這麼幹問題就大了,在勢力足夠強大之前,咱們還是步步為營好一些!”

“你們別忘了我已經買下臺灣島西北角的淡水港,只需等到下個月,西班牙人為我送來三百名僱傭水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