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3 / 4)

小說:明末國色江山 作者:塵小春

會來,所以絲毫也不覺得驚訝,唯獨玄磯道長的臉色變幻不定。

武學院的更名對於迅速壯大的紫陽觀沒有實質影響,但對彼此間的關係影響重大,看來朱道臨是打定主意抽身而去,讓紫陽觀自己決定自己的發展道路了。

######

寒風瑟瑟,旭日東昇。

波濤起伏的長江出海口,在金色霞光渲染下顯得格外的廣袤而瑰麗。

三十餘艘大小戰艦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順利抵達波光粼粼的黃浦江口,東西兩岸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幾乎全部停下手中的活計,驚訝地注視著高掛紅黑戰旗的龐大船隊徐徐駛入黃浦江口。

“上元號”運輸船的前甲板上,五十餘名來自虎山莊園的幕僚成員和大小總管興奮不已,不少人遙指西岸方圓數里的建築工地,高聲熱議。

雖然一切仍在建設之中,但眾人都能從巨大的碼頭和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黃土路中,看到寶山大港和寶山新區超乎想像的建設規模。

正如虎山莊園的大總管感嘆的那樣:“寶山港和寶山新城建好之後,至少比上元港和虎山莊園大上十倍!”

朱道臨和幾名海軍將領站在“上元號”舯部的左舷上,遙望東岸煥然一新的寶山衛城和南面的連片軍營,低聲議論。

李長隆、西梅諾等將校認為軍營的建設速度已經夠快了,按照目前的進度推算,不出兩個月,整個寶山軍港和衛城南面的三大營區定能投入使用。

朱道臨興致盎然地放下望遠鏡,指向南面兩公里外人影幢幢的建設工地:“那條西起黃浦江、東至大海的十二公里小南河原本就有,是整個寶山衛軍事區南面的天然分界線。”

“按照規劃要求,只需疏浚河道,剷除蘆葦,加固堤岸並修建兩座五米寬十二米長的小石橋就行,可5;000工匠和民夫足足幹了三個半月還沒完成,兩座小石橋如今連個影子都沒有,這個速度實在太慢了!”

***********

ps: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小火不求別的,就請大家訂閱和月票支援,麼麼噠!(未完待續。)

第三八一章 嶄新的寶山城

“上元號”運輸船,舯部左舷。

面對朱道臨的感嘆,李長隆卻有不同的看法,笑著安慰:“其實屬下覺得已經夠快了……”

“寶山衛城的規模比起原來大上兩倍,四公里周長的城牆兩面包磚,拆掉重建的四座城門和城樓,比起南面的上海縣城還要氣派。”

“城中三橫兩縱五條主幹道,全都是結實的三合土路面,新建的四座營房和司令部大院比起大財主家的宅院還要來得奢華,僅是城裡城外的排水暗渠就長達12公里……”

“所有這些僅用四個半月時間便建成,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周圍將校紛紛附和,西梅諾想了想,問道:“將軍為何在兩個月前突然下令終止寶山炮臺的修建?”

將校們立即望向朱道臨,這也是海軍官兵非常關心的問題。

兩個月前,黃浦江口東西兩側的兩座大型炮臺剛剛動工,朱道臨忽然下達終止炮臺修建的命令,所有將士都感到驚訝和不解。

朱道臨苦笑著解釋道:“是我的失誤……”

“兩個半月前,史青陽向我提交了橫沙島的勘測報告,我才知道看起來地勢較高的橫沙島上沼澤遍佈,根本就無法修建房屋設施,反而是橫沙島上游看似狹小的長興島地勢更高,地面更為結實。”

“我反覆考慮過後,決定把大型炮臺前移到東面的小南河口和海岸之間,沿著炮臺修建大型防禦要塞,讓寶山港和寶山衛城獲得更好的防禦縱深,還打算在對面7公里的長興島東南角再修一座大型炮臺,以封鎖進出長江的主航道。”

“這麼安排下來,遠比在黃浦江口修建炮臺好得多。我們需要保護的並不是上海縣城,而是黃浦江口東岸的寶山衛和西岸的寶山港,是整個長江中下游流域。”

眾將校還想展開討論,無奈船隊已經抵達縱深處的海軍臨時碼頭,寶山衛指揮同知史青陽、指揮僉事柴呈安和總鎮撫官楊益疇等將校已經在碼頭上含笑等候了。

“上元號”徐徐靠上粗大原木搭建的碼頭。

朱道臨和十餘名海軍將校率先下船,史青陽和兩位副手大步迎上敬禮報告。言語中掩不住滿腔的自豪與期待。

數十名幕僚和大小總管,絡繹下船。

史青陽和柴呈安連忙上前熱情見禮,和久別的老朋友們相互問候,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