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
徐文爵好奇地詢問朱道臨:“兄長能不能先透露一下,讓我們解解饞。箱子裡面都有哪些貢品?”
朱道臨示意大家一起返回衛城,邊走邊介紹:“大部分是皇家使用的高階綢緞、天樞閣製造的繡春刀和白砂糖,其他都是些鐘錶之類的玩意兒,還有一幅天樞閣繪製的《大明帝國疆域圖》,比你老爹掛在白虎節堂裡面的那幅大一倍。”
“那豈不是三丈長兩丈寬啊?我的天哪!有這麼大的地圖嗎?”徐文爵當即驚叫起來。
眾人一陣驚呼,就連他們的老爹也沒資格看過被視為皇家機密的大明疆域圖。何況這麼大一幅。
朱道臨卻沒那麼多時間解釋,告訴大家等上船之後有的是時間,開啟看都行,但現在必須回去準備行裝,箱子裝上船立即。
######
圍城中央的小院裡,坐立不安的南京鎮守衙門少監趙懷忠終於等到了朱道臨,他暗暗頓時鬆了口氣,連聲詢問朱道臨去了哪裡?怎麼現在才回來?
朱道臨只好靠上去低聲解釋:“還不是為了進貢的銅料?此次買回來不少,其中20萬斤是獻給皇上的。但要等大船到來才能運到天津港,我們先坐兩艘戰船走,否則真來不及了,運銅料的兩艘大船晚幾天北上,回程的時候順便買回幾百匹馬。”
“這幾個月你一直在大肆買馬,恐怕都有兩千匹好馬了,還不夠啊?”身為南京鎮守太監吳景賢的心腹,趙懷忠知道朱道臨不少事。
朱道臨笑道:“周邊馬販子送來的那些馬用來拉車還湊合。作戰馬可就差遠了,還得到北方去買些蒙古馬回來。否則新軍騎兵營得改成步兵營。好了,老哥你也準備準備,260箱貢品正在裝船,隨便吃餐飯咱們就得走。”
趙懷忠頻頻點頭:“是該啟程了,今天九月初二,必須在九月十八之前趕到京城。否則有你受的!”
“忙你的去吧,咱家這邊不用你操心,不過咱家要和你坐一條船,路上把進宮的規矩告訴你,你叔叔很不放心啊!”
朱道臨點點頭走向前堂。心裡對吳景賢和金陵勳貴們非常感激。
為了照應自己這次進京面聖,各家勳貴都把長子派來陪伴,看這聲勢走到哪兒都沒人敢怠慢。
吳景賢派出品秩較高的少監趙懷忠全程陪同,用心可謂良苦,無論是進京之後和內廷打交道,還是購買戰馬皮貨等物資,有了趙懷忠的協助能快捷許多。
親衛長郭中駿和他帶來的3名親衛行李不多,最大的行李是朱道臨的妻妾們讓他帶來的全套三品朝服和防寒大氅,還有朱道臨平時喜歡穿的幾套**、**,都裝在一個精緻的皮箱裡。
朱道臨看過之後心裡暖洋洋的,對師弟郭中駿連聲致謝。
郭中駿只比朱道臨小半個月,他帶來的三名親衛都是朱道臨遇刺之後,玄青道長親自前往茅山祖庭找掌教真人,從年青一代武學弟子中精心挑選的好手。
郭中駿的師傅是年初受祖庭派遣擔任紫陽觀執事、並坐鎮紫竹園醫館的茅山內庭執事玄燾道長。
郭中駿是茅山本地人,六歲就拜入精通醫術和武技的玄燾道長門下,經過20年的辛勤修煉,一身武技在800內庭弟子中出類拔萃,特別是他的劍術,已超過上清派中位於前三位的玄璣道長,被贊為“天賦超絕、力大無窮”的朱道臨在他劍下也是輸多贏少。
醉心武學的郭中駿22歲才出師,接著離開茅山遊歷三年,這三年他逆江而上,走遍道教興盛的四川,其間受聘於成都本地商隊,隨馬幫前往西川打箭爐地區呆了大半年,對一直令他滿心疑惑的藏傳佛教進行過深入瞭解。
兩年後,武功大進的郭中駿離開四川,經劍閣前往終南山繼續清修。
隨著四川和西北各地農民暴動愈演愈烈,日益成熟的郭中駿對道教的日漸衰落和大明江山的江河日下憂心忡忡,經過反覆考慮,他終於離開呆了半年的道教聖地終南山,特意經西安到陝北再東下太原。
一路上郭中駿歷經艱險多次死裡逃生,於年初回到茅山祖庭,正式獲得掌教真人授予的法印和法號。
郭中駿返回茅山之後發現祖庭的氣氛與以往大不一樣。
隨著聲名日隆的紫陽觀不斷壯大,茅山祖庭派往紫陽觀各級弟子已達150餘人,玄字輩弟子大多擔任紫陽觀執事和各大殿常駐道長,人數多達12人。
目前這12名閱歷深厚、各有其能的玄字輩道長正在集中力量,研究朱道臨提供的基督教和佛教發展史,總結茅山上清一派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