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2 / 4)

小說:明末國色江山 作者:塵小春

等於是獲得了戰場最高軍政長官的許可,完全可以放開手腳打下登州,不用再另行做請示通報。

至於戰後朱大典是否會惱羞成怒,那就不關朱道臨什麼事了。打下登州搶一把就走,你奈我何?

隆重的迎接儀式結束後,朱道臨命令姜玉龍將金州衛將士帶到東面的河口營寨,抓緊時間進食,然後好好休息。隨後便親自帶領龍潭軍將士開赴城西營寨駐紮。

官兵們進入戰場,看到近在咫尺的登州城西城牆上,聚整合百上千叛軍大吼大叫,還不斷向自己射箭,雖然稀稀拉拉射出的箭鏃距離很遠就落下了,但官兵們心裡仍然難免感到緊張,進入營寨之後再也顧不上一路勞累,立刻在各自長官帶領下收拾營寨,修補柵欄,不用督促便已幹勁十足。

營寨中央的高臺上,朱道臨向龍潭軍主將唐正林、鎮撫李玉罡、副將趙五德和十個營長介紹敵我態勢,對照新鮮出爐的手繪地圖,指點龍潭軍將校如何佈置警戒、如何設立可快速推進的火炮陣地、如何應對叛軍可能的炮擊。

朱道臨特別提醒眾將校要防備叛軍從水城與城池西北角之間隙摸過來,務必做好一切防範。

最後,朱道臨向將校們通報水師和其他各部即將匯聚的訊息,告訴眾將校一旦水師襲擊得手,全軍將會在明天上午從北面和東西兩個方向,對登州城發起猛烈進攻。

唐正林等人心裡的擔憂一掃而空,剩下的全是滿腔戰意。

朱道臨再三提醒他們不能麻痺大意,留下兩名參軍和兩名通訊兵便返回河口營寨,檢查完從西峰臺運回來的數百個木箱和帳篷等物資,匆匆用過午飯便集合隊伍,趕赴紅石山海岸。

下午四點,800官兵用木樁、木板臨時搭建的兩座3米寬、60米長棧橋順利完工。

300名全身溼透的官兵歪歪倒倒跑到岸上,圍在熊熊燃燒的數十堆篝火旁,其他弟兄七手八腳幫助他們脫下身上快被凍結的衣衫,裹上厚重的被子,送上驅寒的烈酒,十餘名受傷的弟兄得到醫官們的及時治療。

四點四十分。

十二艘運輸船出現在了紅石山東北方灰濛濛的海面上,站在刺骨寒風中等待了兩個多小時的朱道臨如釋重負,悄悄撥出口濁氣,收起望遠鏡,對身邊舉著望遠鏡滿臉笑容的張德義問道:“看到你老爹了嗎?”

“人沒看到,但看到他的赤龍帥旗了。”

趙德義放下望遠鏡,樂呵呵轉向朱道臨:“我爹的帥旗土裡土氣的,大哥能不能幫忙設計一面新戰旗?”

朱道臨笑著道:“你爹的戰旗是五軍都督的定製戰旗,和魏國公的青龍戰旗一樣,是不能隨便改變的!”

“而我們卻不同,我們是新成立的軍隊,皇上和兵部根本就顧不上我們,也沒有心情管我們用什麼戰旗,只要不違制隨便我們怎麼幹,明白了嗎?”

趙德義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再次舉起望遠鏡看向東北方海面。

***********

ps:本月最後半天啦,小火求訂閱和月票!尤其是月票,再不投就浪費了哦,請大家仔細檢查下,謝謝!(未完待續。)

第三六四章 先聲奪人(求月票)

潮水層層拍擊海岸,水位以肉眼看得見的速度緩慢上漲。

張德義、郭中駿、姜玉龍等弟兄對朱道臨的博學欽佩不已,他們都知道大海每天都有潮起潮落的時候,但誰也沒有朱道臨的本事,能夠精準計算出下午兩點至三點潮位最低點,正好搭建用於卸貨的棧橋。

四點以後水位再次緩慢上漲,到晚上九點左右漲到兩米以上的最**位,而且還會持續兩個多小時,足夠新軍把武器裝備和彈藥卸下船了。

對於弟兄們的崇拜,朱道臨非常享受,他知道在弟兄們眼裡非常神秘非常高深的種種本事,是增強個人魅力和權威的有利手段,所以他不會輕易說破。

其實,他也不懂沿海各地的潮汐規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神奇,是前幾日回到段德銘那裡提貨時,為了登州戰事特意上網查閱登州沿海的潮汐表。

由於資料太多,朱道臨無法清楚地記下,乾脆把渤海和黃海的全年潮汐表列印出來放在金鋼圈裡,為此他還暗暗決定,下次回去立即購買海事局出版的全國沿海各地潮汐表,這對他的海軍和今後的發展非常重要。

船隊緩緩而至,兩艘500噸級戰艦開到西面海域遊弋警戒,張拱薇乘坐的700噸運輸船率先靠岸,由於水深不夠,700噸運輸船無法靠上棧橋,張拱薇等人只能乘坐放下的小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