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3 / 4)

小說:明末國色江山 作者:塵小春

理可言,頂多是讓當地鄉紳賠償些湯藥費罷了。”

“他朱道臨再有能耐,也不敢與松江府、太倉州兩地府衙和成千上萬民眾做對,要是他敢輕舉妄動暗中報復,我立刻彈劾他不思抗敵、擅離職守之大罪,屆時只要上下呼應,朝野同時發難,他這個奉國將軍恐怕就當不成了。”

鄭三俊頻頻點頭:“這樣就好,不過還是通知一下王老爺子等人一聲,切不可麻痺大意,朱道臨這個野道士凡是不按常規,實在令人頭疼啊!”

馮元飈又是一笑:“放心吧。寶山衛有我們的人,只要朱道臨一露面,不出半天就會傳遍松江和太倉。王老爺子等世家前輩自有應對之策,哈哈!”

……

……

次日上午九點,王道直親率五十餘名官吏衙役,押送裝載36萬兩官銀的八輛大馬車,徑直抵達金川碼頭北面的天工商貿股份公司院內。

雙方十餘人花費一個多時辰點清銀兩,大總管趙訓庭拿出一式三份、蓋有朱道臨印鑑並簽署大名的轉讓契約,弄得堂堂府尹王道直鬱悶不已。二話不說簽名蓋印,也不說何時前來接收碼頭,吩咐手下官員收起其中兩份契約便揚長而去。

趙訓庭默默嘆了口氣。吩咐擔任護衛的留守親衛隊將銀子裝進大木箱,抬上六輛軍用制式的大馬車送到朱道臨的虎山正院後書房,直接堆在書房裡側靠近牆角的空地上。

朱道臨示意趙訓庭坐下,為這位勞苦功高的心腹泡杯茶。

趙訓庭向一大早分頭前來的徐弘基和吳景賢拱手致禮。接過朱道臨遞來的熱茶。低聲彙報:

“應天府尹王大人很不高興,簽完轉讓契約便揚長而去,也沒說什麼時候派人辦理接收手續。”

朱道臨毫不在意:“有言道,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他王道直從上任開始就處在官場夾縫之中。好處沒他沒撈著,壞事少不了他。雖說躋身東林一黨,卻又不是東林魁首,高不成,低不就,還總是被推出來當箭靶子,他能高興起來才是怪事。”

徐弘基父子和葉良辰、吳景賢、傅應龍、李寬濟等人鬨堂大笑,趙訓庭也忍不住笑出聲來,朱道臨這幾句話聽起來頗為陰損,卻道盡了王道直如今的艱難處境。

吳景賢笑完,指指牆角的一摞大箱子:“道臨,半年來你不斷積攢黃金白銀,是否真打算鑄造銀幣?”

朱道臨示意大家都坐下,滿不在乎地應付這個敏感問題:“還沒想清楚,先收著吧,萬一到時候大家願意鑄造銀幣,不會措手不及,聽說博孚總號的三大銀庫都快被金銀塞滿了,如果大家願意的話,我願意用紫銅兌換金銀。”

徐弘基立即笑眯眯地答應下來:“行啊!我們鑄造的崇禎通寶已成為大明天下響噹噹的硬通貨,鑄造多少都不夠各地分號用金銀兌走,存在總號銀庫裡的紫銅已被兩個鑄幣作坊領用一空,存入銀庫的大多是經過我們再次熔鍊的高成色金條和銀錠,只要你把紫銅運來,想兌多少金銀都沒問題。”

“重新熔鍊的金條有多少?”朱道臨順勢問道。

徐弘基想了想:“上月底的報表是142萬兩,估計這半月至少增加30萬兩,你就按照170萬兩計算吧。銀錠更多,全是九成五成色的銀錠,分10兩一錠和50兩一錠兩種規格,數量約600萬兩,目前的兌換比例是1兩黃金兌11兩白銀,1兩銀子兌87兩九成三的紫銅,市面收購的雜銅兌105…110兩。”

朱道臨心算片刻:“總號庫存的銀子暫時留著,九成五的金條我想多要一點兒,能給我多少?”

徐弘基本來想說你要完都行,看到吳景賢含笑望向自己,立刻想起吳景賢也是股東之一,連忙徵求吳景賢的意見。

吳景賢早已知道自己的便宜侄子對黃金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自然不會設定障礙,但還是謹慎地建議徐弘基,留下些黃金壓庫,不要全都兌換完。

誰知徐弘基點頭之後,直接對朱道臨說出個令吳景賢暗自搖頭的數字:“那就兌換120萬兩吧,該多少紫銅你自己算,最好能在三個月內辦好此事,否則我和你叔叔的鑄幣作坊非停工不可。”

朱道臨當即答應下來,轉向趙訓庭吩咐到:“趙大哥,此事由你全權負責,分三個月兌換,半個月內約有500噸左右的紫銅運抵寶山港,屆時我吩咐海軍押送回來交給你,爭取每個月運回一批,兌換的黃金暫時不用運回來,記賬就行,等湯山周圍的陸軍總部建好之後,我們再把黃金送過去儲存。”

“明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