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紅精於商道、手段過人的朱道臨賺取的大量銀子,可誰也沒膽子從老虎嘴裡奪下這塊肥肉。
王道直看到鄭三俊和馮元飈含笑望著自己,心知今天不說幾句恐怕要讓兩位老大生出成見,於是硬著頭皮獻出一策:
“既然是利國利民之事,我等自然義不容辭……”
“考慮到朱道臨將軍是當今聖上倚重的朝廷大臣,在下建議各部一同上書,上呈奏摺,懇請皇上對朱將軍曉以大義。”
“以朱將軍歷來對皇家和江山社稷的慷慨奉獻,估計此事難度不大……”
“只要皇上能夠開口,朱將軍定然不會拒絕。大不了從截留的稅銀中支出一筆,以戶部或者兵部的名義向朱將軍購買金川碼頭。”
眾人覺得此計非常巧妙,立刻隨聲附和。
鄭三俊和馮元飈相視一笑,只要能把金川碼頭弄到官府名下,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個理由向江南各地進行攤派,弄回銀子再疏浚官辦的新河口碼頭。然後連同金川大碼頭一起賣給江南某個世家,既能賺到大筆酬金,又能狠狠打擊桀驁不馴的朱道臨。
只要讓朱道臨長期留在遼東前線無法回來,就能慢慢勒緊套在他脖子上的繩索,最終置他於死地,屆時再狠狠從他的龐大產業上割下一塊肉來。
唯一令二人大感頭疼的是無法弄到的手搖印刷機。
以朱道臨不惜殺人的激烈反應來看,此事還得靠太倉王老爺子和各大世家拿主意才行,自己的筆頭畢竟比不過朱道臨的刀子硬啊!
……
……
下午兩點,出席完大小主管會議的朱道臨獨自返回家中。與等候多時的阮大鉞在後書房茶室裡密商兩個小時。
會見結束,深受鼓舞的阮大鉞,手捧朱道臨贈送的兩套大部頭典籍匆匆告辭,在親衛的引領下穿過院牆下的小門,進入他曾揮灑過不少汗水的武學院,登上停放在辦公樓側方的專用馬車悄然離去。
朱道臨送走了名氣越來越大的新晉江南文壇領袖阮大鉞,立即帶上兩名留守親衛,策馬趕赴幕府山東麓的臨時靶場。
愛犬木蘭領著被顧大伯收養的半大兒子。跟在三匹戰馬身後不斷奔跑,顯示出遠超同類的速度和耐力。
一路上朱道臨總覺得胯下的安達盧西亞駿馬力量不夠。隨即想起留在威海衛的愛馬小白,想到小白生氣時的頑皮舉動,不由得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幕府山東麓的臨時靶場,位於新馬場與官道之間,距離南面的固山鐵城1。5公里,原本是臨時安置築路流民的營地。
流民完成築路遷往龍潭新區之後。這片方圓百畝、三面環山的谷底,成為了固山鐵城火藥廠的試驗場。
朱道臨一行來到谷口的木柵欄前方下馬。
虛掩的木門迅即開啟,兩名親衛立即上前,擋在朱道臨前方,警惕地打量眼前面目陌生、年約三十五歲的消瘦男子。
誰知道這位衣著陳舊、長得像是普通農夫的平凡男子迅速朝朱道臨跪下:“屬下姚秉倫叩見將軍!”
朱道臨恍然大悟。立即大步上前,把這位幹掉王文修的東廠暗殺高手扶起來:“辛苦了,老姚!終於見到你這個兢兢業業、甘居幕後的大功臣了。”
姚秉倫深凹的雙眼泛起絲絲感激之色,輕輕抽回被朱道臨握住的雙手,垂下頭,恭敬地稟報:
“能為將軍效力,屬下三生有幸!”
“懇請將軍入內,傅千戶和李提督幾個已經備好槍支、子彈和人型靶子,一直等候將軍到來。”
朱道臨吩咐兩名親衛牽馬進來,當看到姚秉倫掩上門後不時望向已經竄入前面警惕觀望的木蘭母子,上前一步,親熱地拉著他的手一起向裡走:“怎麼!?老姚你喜歡狗?”
姚秉倫粗糙的瘦臉上露出了笑容:“喜歡!卑職老家在滁州西北的茅草嶺,祖輩幾代都是獵人,小時候家裡養有一窩狗,卑職跟隨家父時常帶上幾隻翻山越嶺去打獵,十九歲從軍之後沒機會養狗,八年前從京城調到南京鎮守衙門,娶了媳婦有了孩子,又回鄉下老家弄回兩隻小狗看家,卑職不在家的時候也能放心一些 。”
朱道臨停下腳步:“要是你願意,回頭我和吳公公打個招呼,把你調到南京火器局擔任守備千戶,你意下如何?”
姚秉倫驚愕地望向朱道臨,想了想問道:“將軍打算把卑職和老傅為將軍效命的事告訴吳公公嗎?”
這下朱道臨為難了,沉吟半響才道:“數年內,我不打算把這事兒告訴他老人家,但是我想讓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