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屬下說老聶頭是將軍非常器重的匠師之後,醫館的道長立即請來德高望重、醫術高超的玄嶽道長。玄嶽道長問過老聶頭兩個哭哭啼啼的兒子,立刻把老聶頭轉到紫陽道院的內藥房醫治,屬下這個時候才知道。早在兩個月前,老聶頭就發病吐過一次血。上個月又吐了一次,可他一直強撐著……”
“老聶頭嚴令他的兩個兒子不許說出來,要兩個兒子好好想想是誰給自己一家人如今的富裕生活和體面?告誡兒子就算是累死也不能辜負將軍的重託,屬下剛才去內藥房探望他,告訴他將軍回來了恐怕要見接見他,他馬上叮囑屬下不要告訴將軍他的情況。不能給將軍添麻煩,唉!”
朱道臨呆滯良久,轉頭四處看看,大聲叫來肅立遠處的親衛:“你去研究院通知趙總管,會議推遲到十點半召開!”
年輕的親衛聽完吩咐。立即跑向南面已搬遷大半的鐵器作坊。
朱道臨看了看掌心黃橙橙的鉛頭銅殼彈,小心翼翼地收進腰間的皮盒:“走吧,寬濟!我們一起去看老張頭,再叫人去把老張頭叫來,我要和他們說說話,要代表全軍五萬將士向他們致謝,給他們鞠躬!”
……
……
朱道臨忽然歸來的訊息很快傳播出去。
金陵城裡最先接到這個訊息的,並不是掌控江南東廠的鎮守太監吳景賢,也不是錦衣衛指揮使常延齡,而是一直對虎山莊園虎視眈眈的南京吏部尚書鄭三俊和兵部尚書馮元飈。
隨著金川河口大碼頭的竣工,越來越多的客商離開上游的新河口碼頭和龍江碼頭,轉到設施齊全、港寬水深、安全快捷、服務周到的金川大碼頭停泊。
金川河北岸佔地千餘畝的商住區和三大中轉倉庫落成之後,整齊的佈局、優異的建造質量和充滿商機的前景,令不斷從北方舉家南遷的地主富商趨之若鶩。
兩條東西向大街兩側共840套騎樓式商住房,從元宵節開始公開發賣,半個月不到就被搶購一空,上下兩層約25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地段不同,售價分別為250兩銀子至320兩銀子,如今已被炒到500兩銀子一套。
坐落在大碼頭北面和東面的三座封閉式倉庫,端正氣派,佔地面積分別為30畝、22畝和18畝,位於大碼頭與兩條東西向商業街之間,東面的兩座倉庫已被湖廣商幫和巴蜀商幫高價奪得。
兩大商幫迅速將倉庫前面的騎樓式門面改造成茶樓、酒肆和迎來送往的豪華公事房,如今已成為長江中上游各地商人匯聚的繁華之地。
北面那座佔地30畝的庭院式倉庫,是“天工商貿股份公司”的自有產業,美觀豪華的三層騎樓式辦公樓坐北朝南,獨佔地利,後面才是分成四個獨立院子的倉庫區,正好將金川大碼頭與北面的虎山莊園隔絕開來。
倉庫後門十二米寬的筆直大道,連通了北面的上元港。這條大道的路口樹立起了藍底白字的路牌,上面寫著四個正楷大字——帆船大街!
帆船大街西面,直到長江岸邊的狹長區域,自南向北排列著三座相互連線的大院,分別是兩側圍牆高聳臨街一面為騎樓式建築的金陵印刷廠,製造桿秤、檯秤和各種標尺的上元衡器廠,以及更名為虎山造船廠的造船作坊。
大道東面,則是剛剛搬遷的虎山鐵器作坊、木工廠、馬車作坊和鑄造車間的廠房,這塊面積高達800餘畝的廠房很快將拆除或改建,兩年內將建成一片莊重典雅、美輪美奐的大學校區。(未完待續。)
第四〇三章 針鋒相對
“天工商貿股份公司”在金川河北岸投入的100萬兩銀子尚未用完,就透過出售首期840套商住房和兩座大倉庫,獲得了125;000兩銀子的純利潤,外加規模不遜於上元港的金川大碼頭、佔地30畝的倉庫和一棟長64米、寬18米的三層樓宇。
即將竣工的二期工程,位於新建的南北向虎山大街兩側。
兩個花園式的住宅區共有860套兩層式住房,佈局合理,結構新穎,清一色的青磚琉璃瓦樓房。
大街兩側,氣勢不凡的三層騎樓還能分成46套商住房出售,每套佔地面積均為260平方米,全是方方正正的石條青磚牆體,頂上覆蓋經久美觀的灰色琉璃瓦,美觀大方。
兩個住宅區內全是封閉的下水道和平整的水泥路,家家戶戶接通自來水,並有廚房和廁所,住房剛封頂就已載種樹木完成綠化,每個十字路口的漂亮花壇裡都種上了花草。
最吸引人的是,只要住進這兩個環境優美的高尚小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