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是被打擊了。
于禁自認兵法嚴謹,哪知對方處處高自己一籌。自己反劫營,對方就來了個反反劫營,而且還伏有後招,連環追殺,最後順便還奪了濮陽城。武藝方面,雖然于禁自認不如夏侯惇、典韋、許褚,但卻也相差不遠。戰陣之上,還有個發揮的問題。假如自己發揮得好,而夏侯惇等人正好心情不佳,戰個平手還是沒有問題的。結果與關羽、張遼一比,自己就變得不堪一擊了。
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
第130章 呂布來投
司徒王允,絕對是堅決的倒董派人士。當初曹操借刀殺人。借的刀,就是借的王允的七星寶刀。那時,王允設宴後堂,與一班舊臣哭訴董卓的罪惡。曹操以諷刺開言,引起王允的注意,然後才順利地借到了七星寶刀。
由此,也可以看出,王允經常在家裡長吁短嘆。家中眾人,受其影響,偶有效仿,也合情合理。府中歌伎貂蟬因嗟嘆而被王允發現,王允問其故,貂蟬回答:“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嘆。不想為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貂蟬回答的理由,也是站得住腳的。
王允聽了貂蟬的回答之後,以杖擊地,便說:“誰想漢之天下卻在你的手中!”這說明,就在那一瞬。王允已經想出了連環美人計。
之前沒有想到,是因為沒有受到啟發。貂蟬說,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相當於只要您需要,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言中,有自薦枕蓆之意。美人自薦枕蓆,倘若換個****一點的氣氛,或許王允就笑納了;但這時的王允根本就沒那心思,滿腦子想的都是董卓。面對貂蟬的自薦枕蓆之語,很自然地,便將董卓夜宿後宮的行為聯絡起來,繼而產生貂蟬侍奉董卓於枕蓆之間的畫面。
王允是仇恨董卓的。貂蟬就算與王允沒有什麼親情,但總歸是自己人。貂蟬侍奉董卓於枕蓆之間,豈不是便宜了董卓?那是萬萬不行的!且慢,能不能讓貂蟬利用董卓亢奮之機,殺掉董卓呢?唉,可惜不行。貂蟬力量太弱,就算是貂蟬手持鋒利的匕首,也是殺不了董卓的。那麼下毒呢?還是不行。貂蟬不懂毒藥,自己也不懂,而董卓那邊的人說不定就有人懂。
由此看來,女人的枕蓆之歡用來殺人還是不成的。美人計,只能用於讓目標人物聽話。假如把貂蟬送給一位有能力殺掉董卓之人,咦,還真有,這人便是呂布。呂布與董卓,經常形影相隨,有的是機會。以呂布的功夫。也有的是能力。沒有的,便是殺董卓的想法。那麼,送他一個貂蟬,施以美人計,於枕蓆之間,軟語相求,是否能夠讓呂布對董卓產生殺意呢?
唉,還是沒有把握。那董卓對呂布,也是賞勞甚厚的,必須得離間一下才行。對了,離間……美人計……於是,青史留名的連環計就完整地呈現出來了。
……
貂蟬的美麗,多半是不及蔡琰的。歷史上的蔡琰,在言語不通的匈奴左賢王那兒,就憑著純粹的美麗做了王妃。而王允卻在貂蟬說出自薦枕蓆之語的時候無動於衷。但貂蟬有貂蟬的優勢。貂蟬是王允飼養的歌女。也就是說,貂蟬實際上是一名藝人。歌者,長引其聲以育之也;舞者,動其身炫其容逸其情者也。於是,歌舞相樂,便喜之至也。用現在的語言說,歌舞。既能抒情又能敘事,聲情並茂,通俗易懂,能表達比較細緻複雜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是一種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娛樂形式。
若放在現代,貂蟬就是娛樂明星。但是在古代,還沒有娛樂這個行業。歌舞藝人,要麼在**樓表演,要麼就是由王允這樣的官宦所飼養。貂蟬屬於後者。在王允的眼裡,貂蟬是表演後臺卸妝之後的貂蟬,而在觀眾的眼裡就不是了。貂蟬能夠透過表演,把八分的美麗渲染為十二分;更能夠透過表演,把自己要述說的故事直接植入觀眾的心底。
王允這樣的連環計,其主角不僅僅需要美麗,更需要表演,也只有貂蟬才能夠勝任。只有貂蟬才能戰勝皇宮的妃嬪媵嬙,獨得董卓的寵愛。只有貂蟬,才能夠適時挑撥董卓與呂布之間的矛盾。換了蔡琰,是絕對不行的。
於是,連環計隆重上映了。最後,呂布殺了董卓。有詩讚曰:司徒妙算託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
事後,貂蟬跟了呂布。貂蟬真的願意跟呂布嗎?恐怕不見得。那麼,貂蟬豈不是願意跟董卓了?同樣不見得。實際上,貂蟬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在呂布和董卓之間二選其一。
董卓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