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小說:女主三國 作者:莫莫言

夠走通又將通向哪裡,這些楊奉都不知道。楊奉只是在掃蕩沈嶺的時候,無意中知道的駱谷。這兒,兩旁山峰像牆壁那樣立著。讓谷裡行走的人總覺得那山峰隨時都有可能倒下。更有一些地方,實際上已經倒下了。這邊山峰****的巨石,與那邊山峰****的巨石正好在半空相遇,架住了。倘若只有這種兩塊巨石相遇的場景也就罷了,偏偏還有五六塊架住的情形。那中間的三四塊巨石完全沒有生根的地方,僅僅憑著兩邊擠壓的力量而暫時性地懸掛在空中。

都不要問這兒有沒有埋伏了。比如楊奉自己,則是清清楚楚地知道,這兒肯定是沒有埋伏的。但是,進入如此險惡的山谷,楊奉就認為自己同樣是把腦袋提在手裡的。

掃蕩沈嶺的時候,楊奉聽說了駱谷。據說一般人是不敢進去的。楊奉自詡並不是一般人,就去走了一趟。當然,那一次楊奉並沒有走多遠。只走了半里就出來了。

對於楊奉這樣的武人來講,駱谷地形雖然險惡,但還不至於被嚇到不敢走的地步。走了半里就出來了,是因為岔路。裡面的山谷分岔了。楊奉沿著一邊走了幾百步,就又分岔了。楊奉心知不妙。繼續走下去,很可能迷路。於是楊奉就出來了。

於是,這道山谷對於楊奉來說,也是可怕的了。只不過它的可怕,不在於地形,而在於有可能會迷失方向。

如果後面沒有追兵,楊奉當然是不會進入駱谷的。但這不是沒有辦法了嘛。被追急了,就想找個躲避的地方。一閃念間,楊奉就想到了駱谷。駱谷這兒藏人,實在太妙了。保管李傕、郭汜的追兵不敢進谷。

……

駱谷是原始的山谷。它的谷底,不是平整的。總體來講,山谷很窄。不過裡面也有稍寬之處。從水平方向看,谷底並沒有在同一高度。由於秦嶺山脈的原因,總體上中間較高,南北兩端較低。但區域性就沒有什麼規律可言了。

具體地說,谷底一會兒是泥地,一會兒是亂石。一會兒會與某道山泉生命,一會兒還需要彎著腰,從洞中穿過。這樣的地形,就算沒有伏兵,谷中之人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倘若再有了伏兵,則更加不堪設想。

進山谷了,獻帝就不行了。說穿了獻帝還只是個十一歲的孩子,走不動了,是正常的。十一歲的孩子也不是好重,揹負也相對輕鬆。

獻帝的年齡相對來說是準確的。而皇后的年齡就不大準確了。據載,伏完的女兒伏壽。於興平二年立為近皇后,也就是今年。當時獻帝十一歲,伏壽十五歲,兩人相差四歲。但又有記載,說伏壽生於180年。這裡,取後者,皇后伏壽的年齡也是十一歲。這樣一樣,被成年男匪背一下,就不傷名節了。

不得不背了。前面一章說士兵背皇后,倒是可以省略掉。這個時候省略不掉了。獻帝是男孩子,獻帝都走不動了,皇后當然也應該走不動了。如果說這兩小孩都活蹦亂跳的,就不合情理了。

楊奉並沒有想在駱谷設伏。假設楊奉想設伏,就得轉到山上去。這兒的地形,如果險惡,上山的道路,一時半會兒的,是絕對探不清的。因而,楊奉就沒有花那些時間,直接就入了山谷。走了約半里,遇見岔道了。楊奉就隨便找個岔路往裡鑽。這個時候。楊奉已經不在乎是不是會迷路了。保命要緊。

……

李傕、郭汜率兵進山,來到谷前。望著谷內森森冷氣,二人大是躊躇。兵法有云:遇谷莫入。但獻帝被弄走了,不入還不行。怎麼辦呢?還好,二人兵多。於是,便讓士兵尋路上山,剷除楊奉的埋伏。

很順利,士兵找到了上山的路,並且還找到了山與山之間的路。可惜,查是查請了,天色已晚。無奈,李傕、郭汜只好退出山外,在沈嶺附近紮寨宿營。

次日清晨,李傕、郭汜發現自己居然做了無用功。昨日偵察的山谷兩邊的山,還得再偵察一次。於是,忿忿地,又把人派了出去。近午時,偵察完畢,士兵進入山谷,前進一里,遇岔路。士後就停止了前進,問往哪個方向走。李傕、郭汜聞報,又去問偵察計程車兵,然後選了一條山谷,繼續前進。

沒走多遠,又遇岔道,又重複前面的過程,再次繼續前進。這樣問來問去的,花了不少時間。李傕正感到不耐煩呢。郭汜忽道:“有問題啊。前面的哨兵走到這裡來了嗎?恐怕沒有吧。”李傕道:“這就麻煩了。問他們,他們一定會一口咬死,說是走到這兒來了的。反正也沒法求證。”

郭汜道:“我看,獻帝不能再要了。再往前走,我們就出不去了。”李傕道:“走了這些時候,怕有三十里了吧。這時候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