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2 / 4)

小說:女主三國 作者:莫莫言

的浴場。在士兵們忙碌的同時,劉備和閻柔帶著三鬥,就去洗澡去了。當然,有十幾個親兵跟隨。而且,跟隨的親兵也會同時洗,而並不是肅立一旁。劉備這邊的規矩,並沒有兩千年之後的黑社會那樣嚴格。

……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裡,解釋“洗”為“灑足也”,解釋“澡”為“灑手也”。據此看來,古代的洗澡與現代的洗澡意義並不完全吻合。而只有將許慎對“沐浴”的解釋與“洗澡”合起來,才是跟現代差不多意義上的洗澡。因為“沐,濯發也”,“浴,灑身也”。

《禮記。內則》曾對洗澡規定為:五日則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潘請;足垢,湯請洗。一般人們洗澡的程式為:“浴用二巾,上下綌。出杆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布晞身,乃屢進飲。”人死了也要剪去手腳指甲,洗澡後才能發喪。至於“孔子沐浴而朝”,則為眾所熟知。春秋時期,人們對洗澡是嚴肅而又認真的。洗澡若想舒服、徹底,當然是在熱水池中最為理想。

浴池比較明確正式地出現,大約在秦始皇當政期間。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就有“二川溶溶。流入宮牆”、“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句子。從這裡可以推斷:阿房宮中是築有水道的。外面的渭、樊二川之水,可以引流入宮。宮人洗浴之後的脂粉水,又透過水道流出,以至使“渭流漲膩”。由此可以想見阿房宮中是有浴池的,而且數量不少,質量也不低。它表明了阿房宮中水道是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的,設計者考慮了地形、坡降、流向,使水道既能吸納河水,又可經過迴圈排出髒水。阿房宮中甚至有過濾渭、樊之水的設施,使其晝夜不捨,汩汩流瀉。

貴族作為社會上層的代表者,需要整潔的外表,以與其赫赫聲威相匹配。南朝《世說新語》就主張洗澡後必換新衣,可見貴族將洗澡作為講究衛生的一個內容,並建立了一套程式。但是貴族不可能使洗澡成為少數人的“專利”,比如對僧侶來說,洗澡就是侍奉佛事的必備條件之一。

而對於劉備、閻柔、三鬥等人來說,就沒有這樣講究了。算上同行的親兵,全部都是粗人。他們不可能像現代的女人一樣,三天不洗澡就渾身不舒服。實際上,在沒有勞動沒有訓練沒有流汗的日子裡,一個月不洗澡。那是經常的事情。此番出海,雖然劉備、閻柔、三鬥等人並沒有花費多少體力,但是,整日的海風,總讓人感覺身上裹了一層鹽巴。因而這才產生了洗澡的迫切。

……

另一邊開始宰羊了。士兵們有許多天都沒見著葷腥了,因而人人饞涎欲滴。

儘管大海有魚,士兵中有漁民,也可以輕易弄到漁網,但此時這裡是水軍,此行是去打仗的。因而是不允許捕魚的。從這兒,也可以看出。那兩副釣具也是有些不合軍紀的了。

有些修煉的人說,人如果只吃植物,不吃動物,人的身體會更好。是不是真的,就不一定了。但是,的確有這種看法。認為吃動物的人,導致了對動物的殺生。

其實人和動植物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人們把植物的“孩子”——果實吃了。甚至將植物連根拔起,根莖葉花果全吃,都沒有人覺得是在殺生。但是他們卻認為人吃動物的肉是殘忍的,是否有點標準不太一致啊?畢竟從理論上講都是生命,僅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不同而已。

宰羊了。宰羊的行為,也存在職業道德以及必須遵守的潛規則。職業首先主要指的是,要一刀斷氣,絕不可以超過三刀;萬一超過三刀還沒有殺死,必須重新上香祈禱,請求神靈饒恕自己給羊兒帶去的多餘的痛苦。潛規則,當然不是娛樂圈的那種潛規則了。這裡的潛規則不僅僅適用於宰羊,而是適用於所有的屠宰行業。基本意思就是說,宰殺動物物件要有嚴格範圍,絕不能想殺就殺,想宰就宰。特別是對有靈性的象、蛇、龜、狐狸等千萬不能宰了就立即食用;否則,必有災禍。

據說,有一位屠夫的孩子在小河裡游泳,逮著一隻王八。拿回家後,屠夫讓兒子把王八送到河裡去放生。兒子卻揹著父親和兩個十**歲的夥伴戲耍王八。他們對王八說,如果你能立起來,我們就不吃你。王八真的就做出了倒立的姿勢。那個兒子又說,如果你能把腦袋伸出來,今天就不宰你。王八真的把腦袋伸出來了,那個兒子一刀就砍了王八的腦袋。第二天,那個兒子忽然暴病而亡,大夫查不出病根,杵作也查不出死因。

這些事,到底是出於對生命的尊重還是別的什麼,很難說清楚。

……

也許大家都知道,宰豬的時候,豬會拼死嚎叫。宰羊呢。羊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