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喝得有點多。不過,閻柔是在遊牧民族中長大的。遊牧民族的漢子通常都有一項本事,就是喝醉了、或者是睡著了,都可以騎馬的。到了閻柔這兒,這項本事因為閻柔極強的韌性而得以引申。無論閻柔怎麼醉,都不會人事不省。當然,騎馬睡覺的本事,閻柔也是學會了的。
劉備說是要早點散席,但是卻架不住眾軍高興。正在興頭上,劉備也有些抹不開面子。於是,就一直喝到接近子時,也就是23點左右。這個時間。對於現代人來說,根本就不算晚。但對於天一黑就睡覺的古人來說,就十分晚了。
閻柔在劉備這兒暫時還沒有直接帶兵。不過,按照劉備的體制,要直接帶兵隨時都可以,閻柔自己說了就能算數。在沒有帶兵的情況下,閻柔原來的五百士兵就轉為了閻柔的親兵。當然,如果按親兵來說,是多了一點。不過,戰亂年代,就不用分那麼清楚了。
閻柔事先早就交待了的,因而閻柔計程車兵沒有跟著劉備眾軍士喝酒。犒賞的肉還是吃了的,就僅僅沒喝酒。取新昌縣城,總體上,或者說對於劉備大軍來說,基本上是不經過戰鬥的。而對於閻柔這五百人來說就不同了。那是一定會經過戰鬥的。因而,閻柔事先就下了命令,不得喝酒。
到目前為止,閻柔的命令裡還沒有否則的說法。所有命令士兵都遵從了。如果沒有遵從會怎麼樣,還沒有人能夠知道。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閻柔的命令極少。就拿喝酒這事兒來說,就從來沒有禁止過。今日禁酒,乃為明日的戰鬥。士兵們誰都知道,這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因而都非常理解。
沒有喝酒計程車兵裡面,又安排了值守的人。也就是不睡覺的人。那時間是絕對誤不了的。四更過,一個一個士兵就被叫起來吃飯。自然,也叫了閻柔。閻柔這時,是跟這些士兵住在一起的。劉備曾經邀閻柔抵足而眠。閻柔心動過。閻柔主要是擔心自己這五百人跟劉備計程車兵發生摩擦,所以才沒答應。
……
早飯吃的是什麼?油條、包子下豆漿,再加一碗八寶稀飯?那是不可能的。就是乾飯,而且還是因為要打仗,才吃的乾飯。不打仗的平時,就喝粥。那乾飯還不是淨米,而是糙米。也就是連康帶米。為什麼不把康殼清除呢?那是有意不清除的。因為那樣一樣,糧食就會多一點。康殼雖然難以下嚥,但吃下肚子裡,還是能當糧食的。
菜呀?是誰在問,給我站起來!嗯,菜當然有。但具體是什麼卻不清楚。反正肯定不是現代減肥的人吃的那種疏菜就是了。疏散是不容易儲存的,是不適合于軍隊的。想來,鹹菜倒是比較適合。但卻不知那個年代有沒有鹹菜。
吃過之後,就將近五更了。瞧瞧,吃飯的時間很長。相當於半個時辰。古代軍隊與現代軍隊在吃飯時間這個問題上,其實都是一致的,都是比較快的。只不過,現代軍隊吃了就吃了。現代軍人的吃飯時間從吃開始,到吃完結束。古代則不是。古代從架鍋開始算,到鍋盤碗盞重新收拾好結束。這個時候,是沒有專門的飲事班的。
閻柔這五百人裡面,最初配備的戰馬。也就是公孫度給的戰馬,就三匹。半年之後,由於駐守的是商品交易地,當相於市場管理。經常會有商人送東西。用不上的東西,士兵們又拿去換錢,然後購買用得上的東西。一來二去,就有二十多匹馬了。
這五百人裡面,按慣例,有五個百人長。這五人就各自分到一匹馬。多餘的戰馬不好分配,就拿來馱東西。這倒是可以讓大家都受益的。
……
出發了。閻柔和五名百人長都沒有騎馬,而只是牽著馬走。這是因為天還很黑。道路不清,騎在馬上,危險。
這是一條走過的熟路。所以,儘管天很黑,士兵們的速度依然很快,就跟白天差不多似的。四十里路,走了一個半時辰,最後到達了新昌。
還沒有走攏之前,天就亮了。等到到達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新昌縣城的城門已經開啟了。
閻柔說得沒錯,的確沒有一名百姓向新昌通風報信。在劉備停留平岡的三日裡,由新昌方向前往平岡的百姓只有兩個人。這兩個人被哨兵捉住了,暫時關押在平風。待取了新昌之後,再行釋放。
因而新昌縣城就是既然定的時辰開啟了城門。這時,天色尚早,進出城門的人都不多。閻柔這邊,本來有五百人。在遠處,閻柔留下了三百人,只帶了兩百人走向城門。
新昌縣城,有衙役一百人,巡城士兵兩百人。總體上武裝力量還不如平岡多。只不過縣城這邊帶兵的是個縣尉,官職上比閻柔高一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