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變,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以暴力的方法去做,快到是快,但不容易獲得民心。以前,田潤在幷州、冀州推行新政,就是以暴力的方法去做的。黑山裡面的長治小平原不算,那裡是從無到有。隨便哪一種施政方法都可以。
拿下青州以後,田潤一時之間,並沒有攻打徐州的計劃。田潤也知道徐州陶謙必不會攻打青州。因而田潤吩咐鄭渾,以和平的方式推行新政。時間再長,也可以。
鄭渾沒有推辭,更沒有叫苦。難就難,難也要去做。於是,鄭渾就真的迎難而上了。按照田潤的交待,寧可緩一點,但一定要和平。鄭渾忠實地貫徹了。到190年秋,實際上還只是略有眉目。然後,突然之間,蝗災就來了。青州受蝗災影響不大,但也還是有點影響。有影響的地方,立即按新政的方法進行救濟。結果,蝗災之後,全青州百姓一下子就認可了新政。百姓們認為,面對那樣一場蝗災,如果是舊政,不知會有多少人流離失所。而施行新政卻沒有餓死一人。直觀的效果,一下子就改變了百姓的看法。
那之後,鄭渾就相當於空閒了下來。日常的事務,自有事務性的普通官吏打理。鄭渾只是總體上決策一下就行了。於是,這時,田潤就下令,讓鄭渾建船塢,準備造海船。
出色的工匠,通常會奇思妙想,不受傳統的約束。馬鈞是,三鬥也是。鄭渾本來也是,但由於鄭渾同時也是政治家,所以,鄭渾在打破傳統這方面,衝勁並不是很足。
船塢很快就搭建完畢了。那就是一般的船塢。只不過,從“海船”二字考慮,鄭渾把船塢建得比尋常的船塢稍稍大了一些。船塢搭建完畢,就該造船了。說到造船,鄭渾又比三鬥、陸駿等人好些了。鄭渾心裡本來就有一般戰船的藍圖。
鄭渾等了兩天,沒有新的命令下來。第三日,鄭渾就安排船塢的工人上山伐木。鄭渾的想法是,先造一艘蒙衝再說。
在做工的事情上,鄭渾並沒有把自己當作官吏,而是把自己當作是師傅。師傅是需要指導徒弟的,因而鄭渾自己也上山伐木去了。下午,鄭渾帶著工人抬著木頭回到船塢。這才發現,田潤到了。
田潤是來跟鄭渾說造船之事的。田潤給鄭渾說的,有兩件事。一是尖底配重;二是龍骨貼板。尖底配重,以前面的章節裡面已經說過了。龍骨貼板,指的是先製作龍骨,然後貼上船板。這兩件事,鄭渾均提出反對。田潤就跟鄭渾解釋。解釋了半天,尖底配重的道理,鄭渾接受了;但是,因為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還是拒絕執行。
次日,田潤又說了一天,卻沒有新意。田潤只知道尖底配重的原理,並不知道龍骨貼板的原理。面對鄭渾的反問,時常說不上來。最後,田潤決定,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也執行。反正是一定要造那種尖底配重、龍骨貼板的海船。
田潤耍橫了。但田潤畢竟不是小女孩,知道自己耍橫是可以的,但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等等具體的阻礙還得自己的克服。田潤想來想去,就想到了角鋼和鐵板。角鋼,一定可以製作龍骨。鐵板,一定可以附著到龍骨上面去。於是,田潤就下了訂單。
田潤的訂單,放在現代,實際上就相當於一種科研計劃。三國這個時代,在田潤出現之前,是能夠打製出“刀”的。刀,就相當於小鐵板。小鐵板而轉個彎,就變成了角鋼。因而,作為科研性質的小批次角鋼和鐵板很快就做出來了。
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
第303章 岳父岳母
親人們早就等在岸邊了。由於劉備和紀美花岸多日未歸。親人盼望,便輪流派人到高度接近六百丈的宮之浦嶽頂上眺望。這日,見到前所未見之巨船,而巨船還朝著大島駛來,因此,眺望者便迅速通知了眾人。訊息傳開,不僅宇山登兩口子來了,閻柔等五人來了,而且還來了很多鄉鄰。
巨船下錨停泊,然後放下小船。劉備等人划著小船就過來了。還沒劃攏,宇山登、野利品子就開始大聲呼喊紀美花岸的名字。紀美花岸也喊著爸爸媽媽。再近一點,“州牧!”“哥!”閻柔等五人也開始叫喊了。
劉備如果沒有反應是不正常的,如果反應跟紀美花岸不一致,也是不正常的。為此,劉備也大聲喊道:“賢弟,來的是青州漁船。叫那四個兄弟不要說漢話。就我們倆會。”這是以當地土話喊出來的。內容是個陳述句。但劉備卻喊得音情頓挫,就跟親人久別重逢的歡呼一樣,頗具有現代影帝的資質。
閻柔聽了,立即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趁著小船未近,立即用漢話吩咐四名親兵,不準再說漢話。只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