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大。三十多年前,吐蕃部兼併了蘇毗,消滅了羊國及其它一些小國,逐步統一了高原,建立了吐蕃王國,定都邏些,改名拉薩。十多年前吐蕃又兼併了多彌、白蘭等國,自稱“大蕃”。中原天朝上國稱其為吐蕃國。
吐蕃稱國王為贊普。其贊普谷卡巴乃極為精明的君主。他為了戰火之後的吐蕃國能夠休養生息,對天朝採取了友好親善的態度。子虛八年,谷卡巴遺使來朝。天朝太后也派禮部尚書倪禎祥下書撫慰。隨後谷卡巴數次派遺使臣討封請婚,想進一步拉攏兩國的關係。
第二卷 第706章 沙邊送迎
第706章 沙邊送迎
子虛十二年,太后冊封谷卡巴為“西海郡王”。準備在皇帝親政之後再加封他為“賓王”,但還沒有將長公主許配給蠻夷之族的打算。
吐蕃天朝雖聯姻未成,兩國使節互遣,卻使人員往來日漸頻繁。以“茶馬互市”為先導的通商、農具等交流也隨之廣泛。一時之間,兩國金玉綺繡,問遣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一條聯結天朝吐蕃的“唐蕃道”就這樣形成了。
“唐蕃道”由中原京城開封起始,經河東的平陸,關內的潼關、長安西行,穿越西夏的隴西、臨洮之後,在炳靈寺或大河家附近渡黃河轉入崑崙山區的民和,再經湟源、海心山,翻過巴顏喀拉山口至清水河,渡過通天河至子曲,溯子曲河上至野雲松多,過當曲,越過唐古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