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看你的大作了。”
“走吧,那現在去我的房間……”
在另一世,維特根斯坦的後期許多研究都沒有發表過。他就是一個孤獨的隱士,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世界裡。
他不在乎金錢,不在乎名利。他的家族是奧地利的超級豪門。
壕到什麼程度呢?因為他的母親有猶太血統,雖然後來信仰了基督,但是還是被納粹要求以贖金換取自由。
他跟黑特勒是小學的同班同學,就連黑特勒也對他的家產眼紅不已。
為了換取自由,他們家族一次性就給納粹拿出了將近兩噸黃金的買身錢。而這些,還只是他們家族的一些存款而已。
因為他的三個哥哥相繼戰死和自殺,他得到了大部分遺產。但是他把這些錢全部分給了他的姐姐們,自己過著苦行僧一樣的生活。
他的一生都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以至於在他去世的時候,留下的遺言是:“告訴他們,我度過了非常美好的一生!”
第一次出版著作,他的作品因為太深奧,許多出版社都不願意出版甚至要求他自己出紙張和印刷費。
從那以後,他對出書也沒有興趣,只喜歡一個人做研究。
他現在寫的《哲學研究》第二部分,在他活著的時候只是零零碎碎地跟一些雜誌發表,從來沒有單獨出書。只是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學生們和遺囑執行人們,才把內容整理了一遍,跟已經出版的第一部分聯合成書,重新出版。
而現在,這一部分的內容就在周南的面前。
因為沒有最後審定,所以,在內容上顯得比較凌亂。但是周南在後世研究過他的著作,雖然有些內容不是完全懂,卻也知道該如何整理這一部分內容。
“路德維希,我跟出版社的關係不錯,你願意讓我幫你把這些內容跟你的第一部分內容重新匯總成一本書嗎?”
(祝大家除夕快樂,闔家團圓,幸福平安!)
第一五五章 交流(新年快樂)
如果用一個季節來代表維特根斯坦,那就是冬天。
維特根斯坦屬於冬天。
他是一個孤獨的行者,一生都在尋找人生的意義。
而每年到了冬天,在寒冷的天氣下,維特根斯坦的腦細胞似乎才真正甦醒了過來。
他喜歡隱居在冰天雪地的木屋裡,不跟任何人聯絡,然後整天一個人思考,把自己大腦裡面的東西記載下來。
他的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在冬季寫下來的,在挪威,在瑞典,在愛爾蘭,在那冰天雪地的孤寂世界裡,他卻能迸發出最大的創作激情。
今天的威克洛一直在下雨,上午的時候雨還小,周南跟維特根斯坦一同在他最喜歡的海灘上散步,聽維特根斯坦講述著他這一年來的創作歷程。
中午的時候,小雨變成了大雨,在這個沒有其他客人的小旅館裡。兩個人坐在狹小的視窗前面,聽著大雨在窗欞上留下的唰唰的聲音,繼續著兩個人的交談。
跟真正的大師交流,是一個非常能增強個人能力的方法。
維特根斯坦雖然生性離群索居,喜歡享受孤獨,在人多的時候也不適應。
他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善言辭,內向靦腆。其實,他並不是不願意與人交往,而是不知道應當如何與人交往。
但是在知音面前,談起哲學來,他會滔滔不絕,其實也非常健談。
周南雖然在哲學方面研究的深度比不上他,但是在知識的廣度上,卻要超過這個時代的任何人。
所以,周南也是一個很好的交談物件。
維特根斯坦可以在話題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優越感。同時,周南也能跟上他的節奏,甚至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分析。
這種交流能夠讓他們兩個人都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中午飯吃過了以後,維特根斯坦終於感覺到疲憊了。昨天晚上的徹夜暢談,兩個人一直交流到今天中午,他畢竟也是一個快六十歲的老人了,並且身體還不算好。
“約納斯,我需要睡一會兒。也許晚飯的時候我能醒來,也許更晚一點。不過醒來之後,我們可以繼續就關於‘內在’和‘外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路德維希,我會在這裡等著你醒來,並且我也需要把我們的一些談話記錄下來。關於‘知識和確定性問題’的對話,讓我受益匪淺。我需要認真整理一下我們的談話,這個你應該不會反對我刊登出來吧?”
他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