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主要的,我們還要看質量。
滿族姑娘的嫁妝幾乎是從一出生母親就開始給預備著的,鈕鈷祿氏就這麼一個親姑娘,所以語蓉的嫁妝不說是全京城最好的,也是算數的上的。
馬齊給語蓉陪嫁了兩個莊子,兩個鋪子,三萬兩壓箱金。陪嫁的傢俱都是一水檀香木的,各種各樣的古玩珍器,名人字畫。成箱的毛料,難得的藥材。當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堆一堆的珠寶首飾了,東珠珊瑚是應有盡有。老太太果真沒有食言,拿過來兩大箱子東西給語蓉填妝。鈕鈷祿氏也把自己嫁妝裡的好東西也塞進來一些。
要知道一百二十抬嫁妝,指的不是一百十二個箱子,而是一百二十副扁擔。一個金冊就是一抬,象徵著莊子的土地又是一抬,一件傢俱也是一抬。所以要把這麼多東西裝進八十個左右的箱子,這是一件技術活。
三嬸和四嬸也過來幫忙,大伯孃的身體自大伯去世後一直就不太好,這次過來的是大房的兩位嫂嫂。鈕鈷祿氏先帶著兒媳婦對著嫁妝單子把貴重的首飾一一清點好,然後就皺眉這些東西怎麼裝。
三嬸看著說道:“不能按老例來,太扎眼了。”老例是炫嫁妝,把所有的東西擺在明面上,在箱子接近頂層安一個板子,鋪上紅布,東西就放在上面,風風光光的從孃家抬到婆家,讓所有看看媳婦的身家。嫁過去之後,再把板子一撤,東西放到箱子裡儲存好。
語蓉的東西自然不能這麼來。鈕鈷祿氏點點頭,大房的二媳婦小聲說道:“要不咱們把東西都放在地下,堆滿後在最頂層放板子,少放些東西在上面,意思一下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就行了。”
鈕鈷祿氏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帶著眾人就這麼把貴重物品全裝起來了。又指揮著下人把剩下的大件用紅綢紮好。婚禮其實從大婚的前一天就算開始了,成婚前一天,富察家將語蓉的妝奩送到十二皇子府上,由語蓉的哥哥富良的妻子帶著送過去。
嫁妝送到十二阿哥府上應該在前院一一擺開,供眾人欣賞。參加婚禮的眾位皇子福晉,世家貴婦等都聚在十二阿哥府的前院等著嫁妝抬進來。十四福晉和九福晉當然也來了,倆人正站在一起說話。
皇子府都是按照規格來的,有的是舊府改用,有的是新建的。大體受寵的皇子分到的就是新房子,例如九阿哥。像十二這樣的不用想,這是舊宅子。不過內務府只負責房子,裡面的東西人家不管。
所以除了府第以外,院子裡總要種些奇異的花花草草,佈置些假山插屏,養些珍獸什麼的。屋裡也要總要置辦些傢俱、陳設,這就需要一大筆款。像紅樓裡的大觀園,紅學家猜測花了二三百萬兩銀子,可想而知要想好好裝扮一下要花多少。因此在皇子分府時,會賜給皇子二十三萬銀子,用於置辦。
還是那句話,前景好的阿哥自有眾人爭先恐後的來攀附孝敬,十二這樣的就的自己多出點錢了。你也不能把這二十三萬兩銀子都花在裝修房子上吧。所以十二阿哥府裡很簡單,前院只有一個大理石影壁,幾株普通的桃花罷了。
完顏氏看著光禿禿的院子,笑道:“九嫂,聽說前兒九哥又得了一件琉璃的插屏,上面畫的是鯉魚躍龍門,不知道擺在那裡個院子裡了,什麼時候讓我看看開開眼。”
董鄂氏笑道:“又不是什麼難得東西,勝在新巧有趣,擺在偏園了。過幾日得了好的就換下來。”完顏氏笑笑道:“要說難得的,我們爺最近從皇阿瑪那得了幾株天香臺桂,據說是四季開花,九嫂有空過來賞花啊。”倆人這邊說著話,那邊嫁妝終於抬進府了。
一百二十抬嫁妝從打頭的就是冊封的金冊,然後是皇帝賜給語蓉的東西也要當作嫁妝抬回去,接下來是傢俱,布料等等。眾人最期待的首飾珠寶卻讓人大失所望,像普通人家一樣,首飾只有十二抬。
前兩抬是成套的首飾,一個箱子面上只散開擺了一套,第一套是純金的,第二套是金鑲珊瑚的。然後是簪子,並排擺了四支,下一抬是手鐲,並排兩對。都是這樣,材料都還不錯,就是個數實在少了點。七福晉當年的嫁妝也是堆滿了一層啊,至於去年九福晉過門,那首飾堆的幾乎快冒出來了。
十四福晉站在九福晉旁邊,望著前院的嫁妝,冷笑了一下,轉身就走了。上馬車後對自己的丫環說道:“那樣的嫁妝倒是跟這院子相得益彰。”就算是望族嫡女又怎樣,嫁得不好你也得夾著尾巴做人!
送妝奩的富察族人由內務府設宴款待,十二阿哥帶人招待前來觀禮的眾人。十二的兩個妾室自然不能到前面來,在後面偷偷瞅著語蓉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