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在一起晾乾,用尺量了腳的大小,再把漿布裁成腳底形狀,鞋底要比腳底稍大一點,鞋底做得很厚,很結實,一般鞋底都要四五層,也有的六七層,這是為了耐穿,一層磨破了,照樣能穿。做布鞋需要相應的工具,那個針比一般的縫衣針更粗更長,還有夾針的,還有指箍,現在都買鞋穿了,母親也找不到那些工具了。
老同學那時是班長,曾和我一個宿舍,他知道我的腳臭,曾開玩笑似地告誡我:“不要在上課時脫掉鞋子,汙染空氣事小,把全班同學燻倒就鬧大了!”同學原先在土管局工作,現在調到了拆遷辦。我說:“現在因拆遷引起的矛盾比較多,你可不要把群眾當對立面了。”同學說:“壓力是很大,但舊城改造必然涉及到拆遷工程,總要有人去做這工作,歷史總是向前進的,就是有個別群眾當釘子戶,也是阻擋不了城市建設的程序的。”我說:“基礎設施和城建專案,要多考慮老百姓的利益,還要把目光放長遠,有的樓造了沒幾年就成了危樓,有的造了不久就因其它原因拆掉重建,有的路三天兩頭開膛破肚,這不但是消費資源和開支,還給群眾帶來很多不便!”老同學笑道:“你什麼時候熱衷議政參政了?這是政府領導和人大代表應該關心的,我們人微言輕,就不必操心了。說說你吧,你現在過得怎麼樣?”
我說:“我還是開家小店,自力更生,什麼都得靠自己。”同學說:“你沒人管,比我過得輕鬆。”我笑道:“怎麼沒人管?老婆就是我的領導。”同學淡淡一笑,說:“我是解放了,恢復自由身了。”我詫異地說:“離了?她可是昔日的校花,你捨得讓給別人?”同學笑道:“校花我養不起啊,她跟一個老闆好上了,我就成全她了。”我點點頭:“不愛的人,留在身邊也沒意思,還是好聚好散的好。”同學說:“愛情早就跌價了,現在的人,變得越來越現實了。對了,你的腳臭好了嗎?怎麼不跟我一樣,穿布鞋呢?”我說:“我正要問你呢,你的布鞋是從哪買的?”同學說:“小商品批發市場上有呀,都是手工做的,穿了感覺非常好,走起路來輕鬆多了!”我說:“我也要去買幾雙。”同學說:“怎麼要幾雙?”我說:“我,還有我老婆,還要替換著穿。”同學說:“這布鞋確實好,我工作後,因為跑東跑西,穿著皮鞋不舒服,還有腳汗,現在好了,清清爽爽,輕輕鬆鬆,連帶著心態也放鬆了。”
我笑道:“其實我早就想覓這布鞋了,不僅是為了穿著舒服,更是為了環保。”同學說:“你現在是環保主義者啦?”我說:“我不是環保主義者,我沒有那麼刻意和激進,我只是志願者,想努力影響身邊的人,更多地關注環保,參與環保。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儘管汙染已經在侵害他們生活的領地,但大家對環保還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怎麼維權,不知道怎麼做才叫環保?我想做一點普及工作。”同學笑道:“我記得有個明星在宣傳環保時,身上居然穿著皮衣,感覺很搞笑。”我說:“是啊,這會讓人很反感!現在,似乎人人在關心環保,但往往要求別人環保,自己卻不注意。向百姓宣傳環保,不需要資料,只需要講理念,也就是讓人通俗易懂的知識,因為思想決定行為,只要他們懂了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環保,他們就會去做的。”同學說:“我們的衣食住行,和環保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
我說:“就說那個皮吧,皮鞋、皮裝、皮帶,甭管是真皮假皮,都是有悖於環保的。皮革製品在生產時產生汙染,人穿後對健康不利。真皮是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的皮,這是不人道的,人為了取皮毛,往往會把動物殺死,比如狐狸和鱷魚,大多是這樣被人殺害的,破壞了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同學說:“或許,鱷魚的眼淚不是假的,它是真的悲痛才流下眼淚,我以後要抵制鱷魚產品,不買鱷魚皮做的皮夾、皮帶和皮鞋!”我說:“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能把自己的美麗建立在其它動物的痛苦之上!”
同學陪我去買了幾雙布鞋,我如獲至寶,當即就換上了。辦完事後,在回來的路上和車上,很多行人看到我穿的布鞋,都投來好奇的目光。四顧之下,人們西裝革履,在匆匆的人流中,唯有我一人,穿著樸素的布鞋,多少顯得有點與眾不同,而我輕盈的步履,自信的神態,相信會感染身邊經過的人,也許有人會心中一動:“穿布鞋多好,我何不也去買一雙?”人是能相互影響的,如果這麼想的人,能一傳十,十傳百,百傳萬,無形之中,就能挽救一些生靈,就能讓一些皮革廠減少一部分產量,減少一些汙染,就能讓我們的穿著少一些負荷,多一些愉快。
回家後,我讓妻子也穿上布鞋。我帶回家的有兩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