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3 / 4)

小說:玩唐 作者:幽雨

念俯懷柔

一共是二十多首詩,可基本上都是認為個人恩怨事和戎事大,應割親舍愛,就連張說也寫了:青海和集日,潢星出降時。戎王子婿寵,漢國舅家慈。春野開離宴,雲天起別詞。空彈馬上曲。誆減鳳樓思。

表示了贊成。

只有一個人,沈儈期,他說,金榜扶丹掖,銀河屬紫閣。那堪將鳳女,還以嫁烏孫!玉就歌中怨,珠辭掌上恩。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意思是小小的吐蕃有什麼資格迎娶我大唐公主?李顯也不責怪,於是到了崔猩,現在他的小日子很難過,不知犯了那一門子邪,是想譁眾取寵小還是所有題材被這些墨客大臣用完了。他居然在詩中寫到,“顧乏謀臣用,仍勞聖主憂說朝堂之上缺乏能獻策征服吐蕃的謀士良臣,最後只能將金城公主送上不歸之路,引得聖主傷悲不已。

王畫揉了揉太陽穴,也就是小崔同志這首詩最對他的口味,但為什麼出自小崔的手中?

最後李顯才看著王畫。

最後一個出場的永遠是大佬,王畫有才名,又是出嫁使者,但年齡還不夠。這是李顯表示對王畫寵愛的。

王畫想都沒有想,就吟道:“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吟完了,啞場了。

王畫吟完了。也不顧其※想法,對金城公幸說道!“公於殿下泣個帳內烏炮不要再呆了,跟我出去走走。露從今夜起,月是故鄉明。能多看一眼家鄉,就多看一眼吧。”

李顯本來不悅,可王畫後面一句說完後,他再次號淘大哭起來。

王畫說得很過份,居然指責他將國家安危寄託在一個無辜的婦人手上,讓玉貌給胡人糟蹋。

可也知道王畫的護犢。自己這個養女喜歡文墨,也因此與王畫走得很近,為了出嫁,他還說過如果金城到了吐蕃受了委屈,一定要替金城討公道的話。

現在王畫就是作為大使,心中也十分惡劣。

原諒了。

確實,他皇帝做得很窩囊,但是一個老好人。這是王畫出兵失敗,如果勝利,挾持著這個老好人,和平天子,是能夠給唐朝提前帶來強大的變化。拘換了別的皇帝。那就不行了。王畫帶著金城來到一個小溪邊,盤腿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來,拿出來一根笛子。本來笛子聲很美妙的,卻偏偏讓他吹出了濃烈的肅殺之心。

一曲吹完,一個人轉了出來。

正是雍王李守禮。

他看著自己的親生女兒,是親生的,但不敢認,只能暗垂了幾滴眼淚。

然後向王畫深施一禮。

那麼多的大臣墨客,也只有王畫為金城說了公道話。

王畫看著他離開,對金城公主說道:“殿下,我們回去吧。”

雖然心中反對,可他卻數有能力阻止這件親事。

其實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後,為了兩國和平多少做了一些努力。史書中也記載了金城公主向李隆基寫的幾篇奏表。可是因為吐蕃坐大,對唐朝輕視,她的影響要不及文成公主。自己可能因為感到委屈,在四十歲剛出頭,就死了。

金城公主望著天上漸漸開始缺起來的明月,沒有走,忽然說道:“二郎,請記住我的名字,我叫李奴奴。”

也十歲了,如果按虛歲的說法都十一歲了,怎能不知道王畫在詩宴上吟出這首詩的含義?

但王畫不知道金城公主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當然他也不敢往邪處上想,難不成家人不顧,將金城拐跑不成?

因為王畫這一首詩,使這最後一天的氣氛產生了變化。

第二天李顯起駕回京,與金城公主再三叮嚀,流淚而別。本來還想關照王畫的,可看著王畫,李顯特心虛,硬是一句沒有說。

其實不用他叮囑,王畫也會順利地護送金城公主到吐蕃的。

而且他這次之行,可不是護送金城公主那麼簡單。為什麼征服不了吐蕃,是高原反應。就是唐朝與吐蕃多次戰鬥,也是在青海甘肅川西展開的,沒有一支軍到達吐蕃深處。王畫要看一行人的反應,另外還悄悄地購買大量的紅景天,讓下人在他們到達河曲之前,必須要送到。當然,這還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他回來後準備做的事。

大隊浩浩蕩蕩地離西而行,想快也快不了,帶的抬重太多了。而且有許多文弱的婢女與僕役。

過了馬崽坡,王畫站在坡頂上遲疑了一下。當然,所有人不知道王畫為什麼聽到這個坡名後,遲疑的原因。然後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