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庶子週年還值得你趕過來捧場?什麼職位是適合的?不會是我這個刺史的職位吧?
可自己就象案板上的一塊魚肉,只好任由王畫宰割。他都不敢喊人,外面情況不知道,既然王畫前來,能孤身一人嗎?
但王畫還真從懷裡拿出了一塊玉佩,來到石蘭面前,沒有看石蘭,石蘭雖然長得狐媚,可論長相,能趕得上李裹兒與李雪君嗎?論狐媚能趕得上上官小婉嗎?況且自己府中那幾個婢女沒有收,有幾個同樣媚到骨子裡,比這個石蘭只強不弱。
他是從石蘭懷中接過這個孩子,將這塊玉佩戴在他脖上,還說了一句:“劉刺史,你這個孩子長得很可愛。”
態度平和,真象特地趕過來慶賀似的。
“不敢當,不敢當。”
“那麼我就算劉刺史答應了。”
我答應了什麼?劉舉心中再次罵道。
可是王畫拍了拍手,又進來幾個人,王畫指著他們,向劉舉討了幾個職位,都是無關緊要的官職,也是劉舉能有權授命的。但就象宗楚客,無論怎麼貶職,可有幾個人將他當成真被貶職了?
然後王畫迅速將蘭州換防,其實手下沒有掛實職,但將事務接管下來。至於劉舉他們,全部軟禁起來。從一開始到結束,居然沒有一個人反抗,至於劉舉屁都沒放一個。
僅僅一天時間,王畫丟下一些軍隊,立即趕向會州。又再次兵不血刃地將會州接受下來。然後是原州,接受完了,又接受鹽州。
雖然他速度很快,手續也準備齊全,可到了靈州時,還是讓唐朝官兵發現。但王畫站在城牆下面,連動手也沒有,只是打出了一面旗幟,忽然城中大亂,這是菊花第二次綻放。
為了經營這數州,王畫投入大量資金,也讓沐孜李將它作為重心。本來這個地方就有少量教友,在這些資金注入下,教民發展很快。最主要就如王畫所想的,雖然是四戰之地,可這些地方蕃子佔著多數,對朝廷沒有那麼忠心。
裡有亂民,外有強敵,靈州官員一看情勢不妙,開啟城門投降了。
王畫再次拿下銀州。其實到這裡,他已經達到目標。
但還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朝廷最大的飼養馬的地區就在靈州一帶,也駐紮著唐朝的軍隊,況且還時不時有突厥人入侵。但戰鬥力始終跟不上來,再加上沒有名將指揮。
當血字營士兵展現出恐怖的戰鬥力時,還有畏懼血字營與王畫的威名,一戰即潰,有的被王畫接受,有的任由他們逃回唐朝。
李隆基與李顯等人接到的大事不好,就是這條訊息。
能不震驚嗎?
短短半月時間,蘭、會、原、鹽、靈、銀六州皆失,至於河州與鄯州還不知是什麼時候失手的。
一個個都呆了。
所有人都同時產生一個想法,王畫謀反了。而且血字營也不是那麼回事,在靈州一點,血字營在鄯原等州還留下大量駐軍,可也展現出來兩萬多精軍,也不算太多,可想像血字營恐怖的戰鬥力。還是王畫親自指揮的,將會使這個戰鬥力發揮到極致。再加上他手中其的力量。這足以動搖整個唐朝。
李顯聽到後,茶杯都驚到地上,發出響聲,他也沒有聽到。v
''
第三章 借地(中)
ps:太平公主的事,說低調庸俗h,我無所謂,那是緩解氣氛,新年到來之前,讓大家好玩一回的。殺出皇宮,好象不太現實,但比三國裡借來東風還要現實一點,這是小說,請容充我放開那麼一回,彰顯主角的武力。公孫大娘,糾結的人很多,但只她是一個不相干的配角,杜甫詩裡面的一個舞姬。與主題無關,在這本書中也是一個邊草。我不知道誰在吵,看了一下某些言語激烈的粉絲值,對於某些連學徒都不是的大大,我不想說了,想罵就罵吧。
這可不是小事,李顯立即將所有重要的大臣召了進來商議。
但就在這時候,王畫突然派人及時送來了一篇奏摺。奏摺上依然稱呼陛下,然後說了,他在金城公主出嫁時,曾許下一個承諾,如果吐蕃對金城公主不好,那麼將會盡力將金城公主營救回唐,並且對吐蕃進行懲罰。這時候吐蕃局面困窘,正是一勞永逸的時候。
血字營除了正規的軍隊外,還有營督莫賀乾的經營,培養了一些力量,能讓臣有能力去做此事。同時也是想報大非川之辱,奪下積石山與大非川這兩塊要地,為河西與益西邊境安全做出貢獻。
但朝中小人當道,有可能臣在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