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部分(2 / 4)

小說:玩唐 作者:幽雨

人懷疑的。也失去了它在這次戰役中的意義。

不過這場戰役準備時間很早,因此運過來水泥,做了幾十個管道。讓這幾十根管道繼續向下遊放出一部分水流。然後在管道上築堤,但在堤壩中間放了大量炸藥,用氈布塗上防水的油漆,然後再打上厚厚的蠟,用此保證不讓水氣涔入。而且還不是一處,其實只要一處沒有涔水,就能保證迅速將堤壩炸開。不能用人力挖,如果堵塞的洪水不能迅速衝開堤壩,就會讓對方引起警覺。炸藥上有一根長長不透氣的鐵管,鐵管裡面是引信,一直透到堤壩的上方。

所以這一戰雖然某些程式讓人覺得很雷。但論細緻、論準備、論計謀,都可以載入教科書的。

不過夏季到來,正是水勢浩大的時候,上流祁連山融化的雪水、山洪的洪水、雨水源源不斷地到來。堤壩上游河水立即漲高起來。薛嵩不得不再次將堤壩加高了一點。

這讓薛嵩在視察的時候有些犯愁,他都懷疑隨著這個河水繼續上漲,堤壩會不會承受不了河水的壓力,在吐蕃人到來之前,立即將堤壩沖垮。

想到這裡,他心中暗罵了坌達延一句,什麼狗屁名將,難道不知道兵貴神速這個道理嗎?

這是他擔心的。其實坌達延速度已經很快了,一場戰役要準備許多東西,不但要集合軍隊,還要進一步打探訊息。比如察看韋空提供的地圖是不是那麼準確。那個山谷是不是有糧食。王畫有沒有回來,帶走了那些將領。

訊息回來,也讓他鬆了一口氣,斥候不敢深入,但證實了那個山谷很秘密,也有士兵嚴密把守,山谷裡面有許多大型的糧窖,通往山谷外的道路有深深的車軸印子。不但如此,王畫前往銀川平原,帶走了孔黑子、公孫雲兩員心腹老將。還有原來鄯南血營中第一勇將王君綽。這才做出最後決定發兵的。

但薛嵩煩燥的心情漸漸轉好,因為吐蕃一萬軍隊象做賊一樣,晝伏夜出,悄悄向鄯州摸來了。

此時王畫正遇到一件頭痛的事。

靈州外党項柘跋氏與昭武九姓的米姓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党項人內附不僅僅是因為吐蕃人逼迫,從漢代起就一直開始向甘肅寧夏與陝北遷移。從隋朝時遷移的幅度開始大起來。到唐朝時,才真正因為吐蕃的逼迫,大規模從青海向甘夏陝遷移。唐朝刻意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官方遷移安居。

在党項八部中,柘跋氏也不是最大的,但他們遷移的時間早,動作快,遷到更適宜居住的靈綏等地後,部族也漸漸壯大起來,隱隱超過其他七部。在靈州城外,也算是一個很大規模的蕃子。

對枯跋氏王畫沒有抱敵意。因為他的扇動,就連薛訥為他老子平反的戰役都未必能存在,更不說幾百年後柘跋氏的西夏國了。就連宋王朝,王畫估猜十有**不會再出現在歷史長河中。

另一個米姓也不可小視。

未必天下姓米的人就是昭武九姓的,現在唐朝姓米的漢人也遠比昭武九姓姓米的人多。這一個姓氏是古代康國而來的,被匈奴擊敗後,遷居到中亞,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唐高宗時內附,也遷居到隴西靈武一帶。米國人還保持著米姓,有的改了,改成了張王李唐賀辛裴等姓氏。

但米姓進入隴西后,發展繁衍很快,接近隴西望姓。在靈州城外同樣也有許多姓米的。

這件事就是發生在這兩個部族之間的。起因是爭執一塊牧場。

別看靈州傍依大河,可是水資源並不富裕。從靈州城南到鹽州一帶,就有許多戈壁灘。造成這原因最主要就是過度放牧引起的,沒有了植被固定土壤與水系,肥沃的土地迅速戈壁化然後沙漠化,甚至有大量鹽鹼地。與這彷彿的包括青海甘肅許多地方,受災最嚴重的就是南河套,現在也出現了小規模的沙漠。但後來卻成為有名的庫布齊大沙漠,這是現在居住在南河套的牧民不能想像的。

而且因為唐朝軍隊的拱衛,少了戰亂,這些部族迅速繁衍壯大,百姓越多,牧場減少得越快。連朝廷都在這片地區開柘了一個巨大的養馬場。這導致每年都出現大量因為牧場所產生的爭執。

以前的官員都是採取安撫的政策,甚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管不了,那麼你們自己看著辦。誰的拳頭大就是誰的。

但這次事故可不小。兩個都是大姓,人口眾多,一開始磨嘴皮子,然後少數小青年動手,最後群毆。幾十個人喪生於這場群毆之下。米姓雖然是隴西望姓,可在靈州卻沒有柘跋氏人多。群毆吃了虧。按照以前的規矩這塊牧場就屬於柘跋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