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關卡位於大散嶺上,四周山勢險峻,層戀疊嶂。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當初張守珪攻克大震關傷亡達到一千多士兵,然而大震主的地形險惡還遠遠不及散關,就是石城堡的地勢與散關相比,都稍遜一籌。。
為了攻打這個關卡,郭知運與張孝嵩、王君綽四人,幾乎將十八般武藝全部拿了出來。
不但是天上飛的,炸藥投石機一起搬了出來,同時派人強行攻城,不敢太託大了,士兵與戰俘混雜在一起。
整整日夜不停地攻了兩天三夜,付出了一千兩百名戰俘,一千六百名吐蕃戰俘,以及九百多名血營士兵慘重的傷亡,幾乎用屍體堆積起來的,才將散關奪下。這還是各種各樣的古怪的武器,否則損失還要加倍,時間也會拖得很長。
過了散關,就是寶雞縣,也就是陳倉。
這條路線在歷史無數軍隊走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是成功的一例。曹操徵張魯也是此地,這是成功的第二例。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被曹真拒之,不果撤軍,這是失敗的一例。
因此,接著寶雞縣,再次變成了攔路虎,攔在了前面。
但就是這樣,也震動了朝廷。奪下寶雞,長安就象脫光衣服的小姑娘,面對七八個關在監獄十幾年才釋放出來的大漢一樣。請問有什麼安全?
李顯將張說召進皇宮,大聲罵道:“你不是說血營不攻打長安的嗎?”
舉起茶杯就砸。
ps:還有一更,今天章節略爽,索性四更。
''
第一百零一章 屈服(下)
第一百零一章屈服(下)
所以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為了唐朝平安,張說不惜開罪了韋黨,雖然他寫了信給李隆基,也能算是忠心耿耿。
現在再次被李顯砸了茶杯子,不過還好,砸出去時,李顯手軟了軟,沒有用多大力氣,就是這樣,張說頭上也砸出一個青包出來,茶水淋了一幞頭皆是。
張說凝然不懼,他答道:“陛下,王畫與微臣是說過不會攻打長安,然而這過去了多少天?”
一句話問得李顯不能回答。
說好二十多天,現在一個月都過去了,快接近四十天。
也寫了信,王畫沒有回奏,只帶回一句話,寬限數日。當時也沒有想起來,數日是多少日?難不成真的只是數日?
李顯不能回答,不代表著他心中不氣憤。
他在大殿裡走來走去。
張說又說道:“陛下,不如讓臣前去守衛長安。”
“你去守衛長安?”李顯狐疑地看了一眼。
“臣也知道最近有許多人彈劾說臣與王畫勾結起來,故意詐和,贏得時間,好攻打長安。僥倖陛下對臣信任,袒護下來。因此臣懇求陛下給臣一個報效陛下的機會。臣的家人全在洛陽,因此,臣在這裡說一句話,長安城在臣在,城亡人亡。”
張說這樣做,是迫不得己。
自己主勸李顯和議的,然而朝堂阻力太大,李顯和議一直沒能透過下去。這時間一拖再拖,現在也不知道王畫什麼想法。假如王畫攻破了長安城,洛陽和議還沒有搭成,那麼諸韋會第一個拿自己問罪。到時候自己不死也得死。這個就象當年西漢建議削藩的晁錯一樣。
不如戰死,自己家人還會有一個好的下場。
李顯遲疑了一會兒,確實朝中無人可用了。
於是下詔著李旦為京兆府牧,京畿道大元帥,張說為副元帥。
這是看正好李旦也在長安的,而長安與洛陽、太原三座城市無刺史,長史代理政務。有時候臨時設府牧,從二品官職,大多數是親王擔任。這是掛虛銜,實際事務是張說管理。就象當初才設立血營,武三思擔任營督,但實際上是王畫在主持血營事務一樣。
聽到聖旨,張說沒有耽擱,立即起程,同時派人給陳倉縣縣令送去了一份命令,無論如何,將血營拖上一段時間。那怕就是最後失守了,也是無罪有功。
因為血營一迷惑,長安許多軍隊抽調到了漢中梁州等數州。現在只要時間充足,就能將這數州軍隊重新調回來,同時後方援兵源源不斷地趕到。無論兵力再多,張說可是親眼目睹了血營恐怖的戰鬥力的。他也不會做夢擊敗王畫,只求保住長安不失。
然後簡裝,就離開了長安,但在渡過渭水時,儘管天氣很熱,可他感到河水瀟瀟,卻是十分地清冷。他不由地擊打著舟壁,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