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只不過就是把其他書籍編纂進來,根本沒有什麼意義。但在他參觀完翰林院之後,居然發現事情並不是他所想的那樣簡單。
全書體例是“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檢索非常方便。編寫的目的也並不是為皇家的藏書量多增添一筆光彩的數字,而是挑選其中的各種文章,編輯成冊,遂為各大中小學院的教材用書。在皇家學院唸書的學生自費購買,而公立學校的學生教材全部為國家贈與。
從今年年初開始,《永昌大典》每個月出版印刷發行一卷,供民眾閱讀。此舉更是掀起了長安上下圖書收藏熱。而由賣書的錢,完全可以支撐《永昌大典》的編撰工作,甚至還富有盈餘。
談滄羽從翰林院出來後,就立刻回到他在永寧殿的書房,果然在最醒目的架子上,擺著一套已經編撰好的《永昌大典》。他這些天一直翻看著《永昌大典》,除去一些他非常熟悉的經、史、子、集等,他驚訝的是裡面很多工技、農藝、醫卜、地理等等實用性的分類中,很多圖文並茂,講解非常的詳細,讓他這個不感興趣的人都看的津津有味,連續廢寢忘食地看了好幾天。
加之這些分卷之中,很多書頁上都有人用羽毛筆寫的書批,字跡娟秀,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他的公主所寫。很多有趣的註釋也讓他看的忍俊不禁。
等看到某一卷的最後一頁時,看著上面長篇的書批,談滄羽陷入了沉思。
身為世家子弟,他從小就學了很多君臣之道,在老子的道德經裡就有這一句:“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不以知知邦,邦之德也。”他也知道朝廷自古以來奉行的是愚民政策,就是怕百姓們有了自我的思想之後難以管理。
但在這一頁的書批上寫著,人們對老子的這句話,理解實際上是錯誤的。
正因為侯王不比民眾高明,所以才要“無為而治”,即廢除專制,民主自治。侯王要認識到自己比民眾愚蠢,所以才引出後句“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全句的釋義,應該是:奉行大道的侯王,不自以為比民眾高明。而且要使自己寬厚若愚。民眾之所以難以治理,就是因為侯王用巧智治國產生了反彈效應。所以用巧智治國的人是國家和人民的罪人,不用巧智治國,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恩澤。
其實百姓的要求很低,只求吃得飽穿得暖,就滿足了。而教導百姓們努力學習知識建設國家,則是朝廷的職責。
所以,治理國家,要使百姓變得聰明,而讓統治者變得大智若愚。以愚治國,用天下人都能看得透的方法治理國家,就不會走更多彎路,就會成就盛世太平。
他可以想象,當《永昌大典》在全國推行之後,將會在各個階層掀起一陣巨大的浪潮。首先農業工業就會產生變革,這上面所刊登的農用具、紡織機都是先進的不能再先進的東西,尤其還公佈於天下,任何人都可以仿造圖冊製造。當農業豐收之後,就不必懼怕有天災的到來,至少在最基層會維持著國家機器運轉。就此一件事,就完全可以把大周朝的壽命往後延長數十年。
還有許多許多關聯發生的事情,談滄羽連想都覺得熱血沸騰。
這一頁上寫著的書批,整整讓他消化了一天一夜。
因為這實在是讓他太過於吃驚,有別於他一直所知的概念,卻又讓他覺得這些話說的他心頭萌動,恨不得立刻就去找到他的公主暢談辯論。但更讓他感到自豪的是,這麼優秀的女子,是他的女人。
等他意識到這該問題時,才發覺他已經多天沒有出過書房了,連忙洗漱一新,換了套衣服,再出門前還不忘刮乾淨了臉上的胡茬。
以前大周朝的男人們都是以蓄鬚為美,但是在三年前雅公主說出:不蓄鬚的男人若有男人味才是真的男人之後,一夜之間長安城所有的名流公子都悄悄刮掉了鬍子,此後就成了約定俗稱的風氣,在四十歲以下的男人都很少留鬍鬚。更有甚者還有四五十歲的男人都掛掉了鬍鬚,就是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年輕一點。
談滄羽對著銅鏡笑了笑,覺得他能娶到這麼牛X的娘子,還真是他三生有幸。雖然他”嫁“進宮裡來有些彆扭,但他相信有更多的男人寧願跟他換位相處。
第二十八章 月華閣
梳洗完畢後,談滄羽風度翩翩地往永壽殿走去,心想著他這麼多天沒有來,今日再次求見,他的公主說什麼也該讓他見上一面吧?
可是當他走到永壽殿門前時,卻被告知今日是尚香會聚會的日子,公主正在月華閣和各位名門閨秀們開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