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悲歌一曲東林黨 作者:古詩樂

筆寫道:“將天問,要怎麼 ?旱時節盼雨閘定法,沒情雨破著功夫下。溜街忽流忽剌,涮房屋撲提撲塌,溼漉漉逃命何可遄 ?閻王殿擠壞了功曹,古佛堂推到了那吒。神靈說‘我也淋的怕。’哭啼啼哀告天爺,肯將人盡坐魚嚇 !夠了夠了饒了罷!”

一個令人吃驚的訊息,曾經令礦稅大閹聞風喪膽的漕撫李三才,突然向皇上遞交了辭表,起因僅僅是清口一帶漕運中斷。

清口屬山東東平縣,流經縣內的一段運河,由於淤沙堆積,已日漸乾涸,致使糧船無法透過,造成整個漕運阻斷。李三才多次向戶部提出,請求撥款二十萬兩疏浚河道,並建議分段建閘節水。至於二十萬兩修河款的出處,李三才曾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即如果朝廷資金一時週轉不開,可暫時不徵收這一帶的漕糧,而是讓納糧戶以錢代糧,以便作為開渠的費用。而戶部主管倉儲的侍郎趙世卿,一向嫉妒李三才,對李提出的以錢換糧的辦法持反對意見,,可趙又無處籌措這二十萬兩浚河錢,於是事情一拖再拖。李三才等候多時,始終得不到戶部的迴音,他明白有人在從中阻撓,便直接上疏皇帝朱翊鈞,請求因病辭職。

皇上看到了李三才的辭表,卻遲遲不任命新的漕運總督,來接替李三才,這樣一來,李三才便陷入了一種十分為難尷尬的境地,長達數月間代理總督職務卻無主名,而那些近年來被他###的稅礦大閹,此刻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原本經過他六七年的治理,轄區內的大璫小監,已多有收斂不敢大動,那專征蘆稅的稅使邢隆已被撤回,濫採礦山的現象已被制止,江淮百姓好不容易才獲得喘息機會,尤其是商民,最為感恩戴德。可如今稅礦大員又開始死灰復燃,重新對商戶與百姓進行勒索騷擾,李三才耳聞了轄區種種復辟的行徑,不由得心急如焚。

這一天,他正在庭院散步,忽聽見總督府大門外群情激憤,家人跑來報告說,有數百商戶跪在府前,乞請總督大人給他們做主。李三才沒有猶豫,快步走出大門,當他瞅見商戶們那一雙雙渴望求助的眼睛,便情不自禁做出一個攙扶的動作,等大家都站立起來後,李三才眼睛有些溼潤,他慷慨講道:“請父老放心,本官一天在此,便是朝廷的一日之臣,百姓便是我一日之民。我絕不會坐視百姓於水深火熱中而不顧,從今日起,本官正式升堂辦案。”

李三才雷厲風行,當天就召集府吏,嚴查稅監罪行,並實施搜捕;另一方面他又給各稅署下達了公告,警告大小稅差不得興風作浪,不然的話,“我便請來尚方寶劍,來戳辱你等,拿你等示眾。”此言一出,那些躍躍欲試的沿江稅使,頓時又偃旗息鼓了。

李三才出重拳擊退稅使反撲的訊息,傳進了京城,次輔沈鯉會心地笑了,他連夜給李寫了一封信,信中稱讚李是“東南的長城” ,並描畫了稅閹的狼狽之相,“黃河以南大江以北,(稅監)如鯨鯢息波,魑魅匿影。”信中,沈鯉這位七十五歲的耿介老臣,還向李三才透漏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原來,戶部侍郎趙世卿阻撓開渠,實是沈一貫指使,朝廷也並非拿不出那二十萬兩修河費,四明(沈一貫)不過藉機刁難罷了 !追根溯源還得從數年前沈一貫寫信給李三才,企圖阻止沈鯉入閣卻遭到李拒絕說起,從那時起沈一貫就恨上了李三才,認為李與沈鯉是一黨,必欲除之為快。……在信的末尾,沈鯉用惋惜的口氣寫道,李大人的辭職有些過於草率,這正是沈一貫求之不得的!為國計民生著想,李大人還是應留在漕運總督、鳳陽巡撫的崗位上。不過,現在好啦,皇上自聽說李大人以國事為重,升堂理事安撫一方,頓生好感,正準備下諭留用李大人呢!

李三才讀了老友沈鯉的來信後,思慮良久,看來必須掀起一場“驅沈”(沈一貫)的行動了,不然後患無窮。他聯想起侍郎郭正域遭沈###,幾近家破人亡;次輔沈鯉在內閣中,被沈視為眼中釘,屢遭猜疑;不久前的京察,也被沈攪得面目全非,形成小人得勢正人落難……,照這樣下去,賢臣良將何時才抬得起頭 ?看來還是東林先生顧憲成有先見之明,他不是早就說過:“沈一貫之仇恨東林,愈發不可理喻。”不過,眼下急需的是一個時機?……

不久,機會真的來了。年底,太子朱常洛的選侍王氏產下一子,皇帝有了長孫,宮中上下一片歡騰,皇上朱翊鈞於是降下恩詔,主要有四項:一是廢除礦稅,二是釋放囚犯,三是啟用削職官員,四是補充言官。此詔令一出,舉朝歡呼,那曠日已久的眾多遺留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

然而事與願違,皇上的這些新政並沒有得到落實,主要阻力來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