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時常調整和轉換,不要老是向一個方面偏去,否則,走向極端,就會出現失誤。
在1958年5月17日*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也借《禮記》中的這段話講過光是緊張也不行的道理。
至於“張”與“弛”在政策上的各自內涵,毛澤東在1959年7月31日於廬山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談到黨內批評和黨內鬥爭時,曾說過:胡琴拉得太緊,弦要斷,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弛就是右傾、保守。弓箭時代,弦要解下。開弓如滿月,箭發似流星。拉緊不能太久。文武之道,是辯證法。休息兩天,換換空氣。不要一句話不對,就是什麼什麼。要容許申辯。
。。
第三章 毛澤東智品古代史籍(1)
“掌上千秋史”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
筆下有雷聲。
這是山東大學教授高亨歌頌毛澤東的詞的前四句。“掌上千秋史”這五個字對毛澤東深厚的史學素養概括得準確而又生動傳神。
毛澤東雖然不是專業史學家,一生沒有寫過大部頭的史學專著,但是他終身酷愛閱讀史籍,是一位歷史知識淵博、歷史見識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僅在他的四卷《選集》中涉及的歷史人物,既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學者、詩人,如曹操、孫武、司馬遷、朱熹、韓愈等,也有奸相佞臣如李林甫、秦檜、劉瑾、魏忠賢;既有聖賢如孔子、孟子和歷朝各代的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也有被統治者汙衊為“反臣逆賊”的農民起義領袖如陳勝、吳廣、李自成、洪秀全等……
至於毛澤東在平時的講話、閒談中所引用的歷史人物、典故、傳說、故事,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1958年5月,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曾一口氣舉出中外歷史上出身卑微,而又有所建樹的年輕人士三四十人。從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到中國的至聖先師孔夫子;從漢朝的政論家賈誼、三國魏的哲學家王弼,到唐朝的詩人王勃、李賀;從戰國時期甘羅12歲當丞相,到晉朝13歲搬兵救父的女孩荀灌娘,等等。對這些歷史人物的生卒年月、家世、業績,他都如數家珍,侃侃而談。在座的黨政幹部無不為他的博聞強記而歎服。
毛澤東淵博的歷史知識和他的博聞強記,給接觸過他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一輩革命家薄一波在*中說:“他很喜歡讀中國的史書,歷史的知識很淵博。” ① 譚震林說:“他從小生活在農村,後來又對農村有過廣泛的調查研究,還讀過大量的中國社會歷史著作,對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戰爭也十分熟悉。” ②
1959年廬山會議前期彭德懷在與張聞天散步談話時說:“在黨內真正懂得中國歷史的還只有毛主席一人。” ③
1949年,周恩來在《學習毛澤東》一文中說:
毛主席開始很喜歡讀古書,現在做文章、講話常常運用歷史經驗教訓,運用得最熟練,讀古書使他的知識更廣更博,更增加了他的偉大。
許多國際著名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學者,在與毛澤東交往接觸後,對毛澤東的史學修養也極為稱道。
早在1936年就採訪過毛澤東的美國記者斯諾認為:“毛澤東還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群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的研究。” ④
在延安時期就和毛澤東有較深入的接觸的美國女記者史沫特萊說:“毛氏是眾所周知的理論家,但他的理論卻根植於中國的歷史和戰爭的經驗。多數中國共產黨員的思想都是服膺*、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有些人因懂得引經據典並且滔滔不絕講三四個鐘點的理論而洋洋得意。毛氏也懂得這一套,卻很少這麼做。他在抗大和陝北的講話以及在群眾大會上的演說,像他的談話一樣,都是根據中國的生活和歷史。” ⑤
已故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稱讚:“毛澤東是一代偉大的革命領導人中的一位出類拔萃的人。他不僅是一位完全獻身和重實際的共產黨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對中國人民的歷史造詣很深的富有想像力的詩人。” ⑥
當代西方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專家施拉姆認為,毛澤東“闡述共產主義的著作,善於運用中國歷史上的典故,富於文采,從而使共產主義非常通俗易懂而易於為他的同胞所接受”。⑦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章 毛澤東智品古代史籍(2)
毛澤東讀史,與那些“鑽故紙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