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3 / 4)

小說:寶鑑 作者:九十八度

李然的這種弟子身份,是和秦風等人在課堂上聽課所稱呼的老師是完全不同的,他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老先生的住所去探望請教。

“唉,都說子孫不肖,我這是祖宗不肖啊。”

老先生搖了搖頭。他對外從來不承認自己清皇室的身份,但今兒卻是連說了兩次,可見因為那些珍貴文物流失所產生的深深怨念了。

“對了,李然,上次你拿過去的那塊玉。我給帶來了。”

看到李然,老先生想起了一事,從口袋裡摸出了一塊玉蟬,說道:“這玩意兒是現代作假的,不過手藝很好,足能以假亂真了……”

前不久李然淘到了塊古玉,拿去給齊功鑑定,剛好那會有人求字,老先生就讓李然放在家裡了,這次想起來就給帶了過來。

“是假的?”

伸手接過齊功手上的那塊玉蟬,李然眼中露出愕然的神色,說道:“老師,這塊玉,可是我從《奇寶齋》店裡收來的,他們也賣假貨了?”

最近京城出現了一些品相很不錯的古玉,李然花了八萬塊錢才買到手的,更重要的是,京城《奇石齋》一向不賣假玉,這可是砸招牌的事情。

“《奇石齋》的人可能也看走眼了,這玉的沁色有問題,絕對是新仿做舊的,而且時間上,恐怕不超過三個月……”

齊功搖了搖頭,說道:“這枚玉蟬上雖然刀法簡潔,但卻有一種雄渾博大、自然豪放的意境,矯健、粗野,鋒芒有力,應該是失傳已久的漢八刀,他們應該就是在這一點上看錯的。”

“漢八刀?現在還有人會嗎?”

李然摩挲著手中的玉佩,說道:“老師,這刀法要是和漢八刀無異,我那八萬塊錢花的倒是也值了。”

“漢八刀”的代表作品,就是為八刀蟬,形態通常用簡潔的直線,抽象的表現其形態特徵,其特點是每條線條平直有力,像用刀切出來似的,俗稱“漢八刀”。

漢八刀工藝品是國內玉器史上的代表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在玉器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漢以後不再覓有此風格的玉器。

“假的就是假的,不過這工藝倒也有些收藏的價值……”

看著李然手中的玉蟬,齊功說道:“據我所知還是有幾個人會的,不過活到現在也應該有一百歲的,很可能是他們的後人……”

說道這裡,齊功嘆了口氣:“這些人啊,就是不肯不出來,否則一個工藝大師的名頭是跑不掉的。”

“奶奶的,還真是人老成精啊,這樣都能看出來?”

圍觀的眾人,權當這是一次老師指點徒弟的現場鑑定,但秦風看在眼中,心裡卻是震驚不已,因為那枚玉蟬,正是出自秦風之手。

這枚玉蟬的原型,就是秦風盜墓所得的那九竅玉中的口含。

那個口含本身是仿漢八刀的手藝,但是經過秦風之手。卻是彌補了雕琢手法上的一些不足,使其從唐玉變成了真正的“漢玉”。

但是秦風怎麼都沒想到,他在津天做的這些物件,如此之快就流入到了京城,而且這還是胡保國之外他所見過的第二枚了。

對於齊功,秦風此時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自己對他的仰慕了。這老爺子說話一針見血,要挑這塊玉唯一的毛病,那就是沁色,這卻是因為時間太短而造成的硬傷。

“齊老,我這也有塊玉,是前幾天津天市的一位朋友店裡買的,您老要不也給我掌掌眼?”

韋華原本是想請齊功幫他點評下各館的藏品,眼下見到李然的那塊玉,不由見獵心喜。從腰間取下了一塊手把件。

這個手把件是一整塊和田玉雕琢而成的,有嬰兒巴掌大小,四周圓潤,中間則是鏤空雕琢出了一個臥佛,形象惟妙惟肖、刀工精湛之極。

“靠,哥們一共就做出了二三十塊玉器,這麼快就見到三件了?”

見到韋華手中的物件,秦風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絲苦笑。這個手把件雖然和那玉蟬稍有不同,但也是出自秦風之手。

“好嘛。這正主還沒看到,就先開始了?”齊老先生聞言笑了起來,接過那塊手把件後,說道:“這年齡大了,腿腳不利索,咱們找個地方坐下說吧。”

“對。對,咱們到茶室去。”

韋華連連點頭,扶著老先生去到進門左側的茶室,這裡是專門招待客人用的,只能坐下七八個人。而秦風那些年輕人,自然就是站在旁邊聽講了。

坐下之後,韋華才看到寶貝女兒也跟進了茶室,不由愣了一下,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