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看周不疑,“元直也在這裡,正好,陪我吃早飯。”
周不疑在歲末的時候,有了表字。
那是他老子周朝在他未出生的時候,就定下來的名字。一開始,周不疑雖迫於某些壓力,投靠了董冀,但心裡並不舒服。但是當他知道,他的老子居然……居然在當年沒有死,並且在沙摩柯麾下效力地時候,簡直開心地不得了。只可惜,周朝卻在當陽一戰,慘死於疆場。
這讓周不疑對劉表的仇視,頓時增加了不少。
平日裡隨著董冀進出涼王府,卻發現這涼王府內,一團和氣,比之那宗室府中地勾心鬥角,強百倍。
這也許,就是涼王的魅力所在吧。
董拉著兩個小子,吃了一頓簡單的早餐,肚子裡熱乎乎的,很舒服。
吃飯的時候,誰也沒有說話。食不言,寢不語……既然已經成了涼王,自然要有一些規矩。
吃完飯後,董冀問道:“父親,您如今身處高位,為何還要苦練武藝?這麼辛苦,又為哪般?”
董坐在太師椅中,淡然一笑,“小子,不在高處,焉能知道什麼叫高處不勝寒呢?”
董冀和周不疑,不由得微微一怔。
“六斤,我問你……咱董家能有今日的局面。靠的是什麼?”
“自然是父王地本事?”
“那我又有什麼本事呢?”董話語間很輕鬆,全沒有開口孤,閉口孤,那種封王后的覺悟。周不疑靜靜的聆聽,也不說話。他覺得,董和董冀的談話,感覺真的好親
董冀撓撓頭。“父王的本事。厲害的很……”
“莫要給我帶高帽。”董大笑,“我有什麼本事,我自己清楚。治國安邦,我沒那能力。你看陳宮先生,他們處理各種事情時,顯得是多麼遊刃有餘?我當初說什麼明日復明日,是因為我笨。很多事情,我必須要花費常人兩倍地時間。才能想明白,看清楚,做出判斷。
我告訴你,我有什麼本事?
胯下馬,掌中錘,縱橫疆場,決勝於兩陣之間,我不會害怕任何人。但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呵呵,卻與我沒有干係。六斤,爹這一身武藝,也就是爹能夠站穩腳跟地基礎。許多人提起我,不是說董西平如何如何的智慧。任何人提起我的名字,都會在心中生出恐懼。
我起家於這一身武藝,斷不能夠忘本。
就好像你媛容大叔,如今也是每天拔劍三千次。這世上,沒有什麼憑空而得的東西。所有的一切。只靠你的堅韌,你的堅持。有朝一日。若咱董家站不住腳了,爹爹還能憑著這一身的武藝,保咱們一家老小地安危。六斤,我今日想告訴的很簡單,時刻要攥緊了刀把子。”
周不疑很無語!
沒見人是這麼教育孩子的。
董冀卻似乎有所得,在沉吟了片刻後,輕聲道:“父王,孩兒覺得,已經明白了您的意思。董家以武得天下,不可做那鳥盡弓藏的事情。以武立國,以文治邦,強大的武力,是立國之本。”
董有點發懵!
我是這個意思嗎?
嗯,也許吧……
當下一笑,把話題岔開,“六斤,你今天這麼早過來,怕是有別的事情吧。”
董冀點點頭,“父王,孩兒想知道,您把衛覬的人頭送給呂布,他真地會如您所說的那樣做?”
董摩挲面頰,陷入了沉思。
“士元奪取成都,西川大部已落入我手。劉龜縮南中七郡,苟延殘喘,已成不了氣候。所以說,西川戰事如今雖未完結,但是已經沒有懸念。我所擔心的,是劉表……奪取了西川,等於開啟了荊襄的後院。以前你三叔還是一根針的話,那麼現在,這根針已經變成鋒利地寶劍。
劉表絕不會容忍此事,就算是他拼著得罪我,也一定要奪回武陵,平定荊南四郡。若有可能,他會進攻益州。畢竟後院大門被我開啟,他心裡絕不會舒服。如此,你三叔的壓力倍增。”
董冀和周不疑齊刷刷點頭,“這個孩兒能明白。”
“呂布這個人,是個小人!”董想了想,接著說:“不過他是一個真小人。曹操得呂布而不敢用,就是因為他的反覆無常。可呂布有一個好處,他是真小人不錯,但更是一個武人。
於大節有虧,然則在細節處,卻保持著武人的氣魄。當年集寧一戰,他失了兒子,又對我有愧。如今我為他報了殺子之仇,呂布定然會設法報答。他是小人,就需用小人的手段。曹操劉備雖是梟雄,卻不懂這個道理。我為什麼給他報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