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2 / 4)

小說:清心遊 作者:千頃寒

能只靠一幫臣子對皇權的敬畏,那太不牢靠,當年的四大輔臣、三藩都是血的教訓。最重要的還是得自己這個皇帝確有讓他們敬畏的手段,歎服的本事才行。老祖宗的騎射自己沒丟下,漢人的各種史、典籍、法、文章自己也能讓漢官心服,如今,誰還敢說滿人是蠻夷!

皇阿瑪當年說的沒錯,要讓漢人心服,滿洲血統的皇帝就得精通漢學……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今他牢牢掌控著皇權,皇帝對於自己努力幾十年的成績帶著絲得意,含著笑入眠了……

康熙四十三年九月癸亥。皇帝結束了這年的出塞之行回到了皇宮。

玉兒自打四阿哥說她阿瑪與人互相攻訐後,便去了封信勸阿瑪別和人打嘴皮子官司,至於阿瑪要不要聽,玉兒沒太放在心上。阿瑪做了幾十年的官,能不知道怎麼為官才好嗎?需要她教他?再說,她也不懂不是。

男人在外面混官場,少不了勾心鬥角、算計攻訐,哪怕你沒錯,別人也能給你挑出錯來。何況,但凡做事,又怎能讓人人都滿意?不過是但憑本心,盡力而為罷了。如有錯,被攻訐了也就罷了,沒錯,被人告了也無妨,跟皇帝說清楚就行,皇帝自有判斷的標準。哪怕真的如四阿哥所說,丟官去職,家裡不是還有三個哥哥?他們也早就能頂門立戶了,瑪法現在身子骨硬朗,自有那早年的關係在後面支撐著,伊拉哩一家根基扎得很深。玉兒想得開得很,現在這日子要是還不知足,會被天打雷劈的!

莊親王在兒子孫子出京一個多月後,耐不住想孫子的心,與想念孫女兒的阿爾濟一起去雅爾哈齊的莊子上住了半個多月,那十幾天過得別提多美了。可後來王府裡有事,他只能又回了王府,阿爾濟不好總在孫女兒家久住,莊親王回王府時,他去了自己大興的莊子,當然,把一家六口也帶去了。家裡的老老小小也在第二天到達。作為主人的伊拉哩家第四代領著表弟表妹們瘋了似的玩兒,連性子愛靜的弘普也被拉著掏了鳥窩,玉兒見了倒也放心了,兒子平日太老成,她也擔心呀,這別養成一個宅男,可不好。這古代醫療條件不好,成天宅在家,別把身子宅壞了。惠容則更喜歡和三舅家的表姐在一起玩兒。

玉兒看了看,除了阿克敦在外辦差,侄兒侄女兒一個沒漏,連伊拉哩家新添的兩口也沒拉,全來了。新生的一子一女,都剛落地不久,玉兒看了,身子還不錯,一家子看她點頭,都輕噓口氣,這兩孩子也能平平安安養大了。老夫人自然也是笑眯了眼。

大嫂在府裡沒來,二嫂三嫂住了兩天也回京了,男人們還辦差呢,她們得回去服侍。孩子們自然留了下來,難得小姑子能這麼長時間住一起,讓孩子跟著她沾沾福氣。

自打小姑嫁人,這孩子們病的就多了起來,每到那個時節,三個嫂嫂就特別想小姑子,不是她們勢利,實在是小姑子在時,兩天能好的病,現在至少得七八天才能好全,甚至拖個十天半月的也不是沒有,這讓她們無法不相信老夫人說的小姑子能惠澤家人的命格。趁著小姑子出京消夏,讓孩子們跟著她,總有益的。

玉兒也確實趁機給孩子們加各種餐,各種料,料加得不多,不指著他們個個如三哥一樣力舉千斤,但至少要比這個時代的人健康。

也許是物質太匱乏,也許是知識體系不全面,也許是醫療條件太落後,也可能是成親生育孩子的年齡太早……這個時代嬰幼兒的死亡率高不下,連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皇帝的兒女都夭了差不多一半兒,有的生下當日就沒了,有的活到兩三歲,有養到六七歲,有幾個養到十一二歲也沒熬過去,對比起來,伊拉哩一家孩子的狀況,實在是天堂!

別人問起育兒經,伊拉哩一家子皆交口道:孕婦要少吃多餐,多動多睡,少思少慮;生下兒子要多洗多玩,賤養,不嬌養。女兒?看我家嫁到莊親王府小姑子,那養得不壞吧!

這是老太爺並老夫人特意交待過的。也只有那親近的細心的才能發現這伊拉哩家孩子不夭也就是近二十年內的事兒。不過,伊拉哩一家子的關係確實和睦,這少思少慮在他家倒也使得,也因此,但凡愛女兒的人家,都盯著伊拉哩家那適齡的孩子,嫁去這樣的人家,省心,富貴,又能長壽,沒見老太爺老夫人都快八十的人了,還眼不花耳不聾的嘛。

把孃家的老老小小養得身體壯壯後,玉兒很滿足地在皇帝回京前跟著自家男人領著四個寶貝回去了,這三個月,一家子都覺得過得不壞。

201小聚

皇帝出巡後回到紫禁城,第一件事兒是去慈寧宮請安。

玉兒與雅爾哈齊一家子回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