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是在家裡說話還要想想才說,那多累!坐在那兒呵呵笑。
“瑪法,咱們到時去爬山唄!”
老瑪法想了想,搖了搖頭:“還是你和你太太去吧,這府裡那幫小子,瑪法得看著點。”
玉兒撇撇嘴,沒辦法,瑪法喜歡那些小子!回頭對老夫人道:“太太,咱到時去看那莊子上人怎麼種莊稼好不好!玉兒還從沒見過呢!不知道好不好玩兒!”
老夫人忍不住笑:“這孩子,那種莊稼能有什麼好玩兒的,可累人了!又髒,你可受不了!”
玉兒想了想:“嗯,玉兒到時站在一邊兒看就行!”
老夫人想了想:“就怕你到時受不了那個味兒!”
玉兒小腦袋一揚:“玉兒肯定能忍得住,趙大爺那煙味兒那樣嗆人,玉兒也忍住了!”
老夫人哈哈大笑:“唉喲,我的個寶貝兒哎,那種地用的肥,可比你趙大爺那煙味兒還難聞的,你到時可別嚇得跑開了!”
玉兒聳聳小鼻子!:“肯定不會!”
老夫人見她難得一幅無知的模樣,就想著到時看看她受不了又不好意思開口的樣子!便抿嘴和跟在身邊的大丫頭說:“既然玉兒想要去看,你們這就把東西收拾收拾吧!那莊子上的被褥用具太糙,玉兒想是一定用不慣的,都別漏了!她那平日用的什麼筆墨也記得帶上!免得要用時卻一時找不到!……”
44、路上 。。。
玉兒在旁邊聽著老夫人安排,樂了:“太太,咱這是搬家不是?”
太太拍拍她嫩滑的小臉:“你從小就比別的孩子講究,但凡不好的,太太也不給你用,就怕把我玉兒這滑滑嫩嫩的肌膚穿壞了!那莊子上的都是佃戶,他們用的都是一些粗布,粗麻,平日裡給你抹桌子你都是不要的!那吃食的用具,也都是粗瓷的,你到時不但要嫌看著不乾淨,用起來說不準還得蹭破你的小嘴兒。這被褥枕具,你平日在家都不用別人的,這莊子上的,就更不會用了!這不準備齊活了,到時,你就得受委屈!”
玉兒忍不住吐吐舌頭,這個,自己現在有這麼嬌氣嗎?這個,好像,確實,大概有點哈。
玉兒不好意思了:“太太,要不,以後玉兒改了吧!”
太太看玉兒那幅小心的模樣,心疼得不行,一把抱在懷裡:“咱們玉兒呀,可是太太唯一的嫡孫女兒,子爵府唯一的嫡出格格,這些個東西,只要玉兒用得高興,太太呀,就樂意給玉兒用,怎麼能為了些個能用錢就換來的東西,而委屈了我的乖孫孫,太太可捨不得!”摸摸玉兒玉白的小手:“不過是搬動搬動,又不費什麼事兒的,無妨!”
幾天後啟程,玉兒不由傻了,這個,馬桶都要帶上?
慢慢悠悠,搖搖晃晃,幾個主人帶著一群僕人,一隊馬車,去大興的莊子!坐著這馬車一點也沒意思!玉兒趴在座位上無聊地想,在現代,坐公交車,一個小時就到了,在這兒,得走一天!嗚——,坐在車上什麼也做不了,看書也受影響!怪不得古代人輕易不出門,哪像現代,你想著出門,馬上就走,一會就到!多方便呀!
啊——這個落後的時代啊!
“綠荷,唱兩首小曲兒來聽聽!”
綠荷的娘是前院的粗使婆子,卻有幅好嗓子,綠荷跟著她娘學了不少,平日,沒事兒時,玉兒也會叫她唱上兩首來聽。這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觀念是貫穿中國人幾千年的美學範疇,中國文化本質上是以感性、以生命為本體;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觀、哲學觀中;講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人與自然之間追求的是一種和諧協調的“天人合一”的親和關係;也決定了在中國人的音色審美中對自然與人聲的重視。而這種重視,不需要去尋找,它就在我們的血肉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玉兒驚訝了,原來,古代也有流行歌曲的哈!
樂了,問綠櫻,“我的竹笛呢?”
綠櫻笑道:“老夫人讓收拾的時候,格格還嫌太麻煩,若真聽格格的,看格格現從哪裡再找出一管喜歡的笛子去!”
說著起身下了馬車,去了後面的幾輛車上翻找!
一會兒工夫,臉蛋紅通通地又爬了上來:“所幸是放在上面的!”
綠櫻看著格格拿著竹笛反覆撫摸,“格格,這個就是幾年前萬歲爺賞的?”
“嗯,聽說這是杭州西面、餘杭銅嶺橋的苦竹製作的,是全國所有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