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一群人,所以現在在幽州鮮卑人是最被痛恨的人。因為大家都知道只要鮮卑人一來就做不成生意。一旦做不成生意大家就發不了財,不要說是漢人了,就是各個少數民族的部落現在也對青州的雙贏的政策十分了解,他們都明白,與其打打殺殺,倒不如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判。得來的是會更多,經過這多年的征戰,青州軍的作戰實力早已經威懾草原,除了鮮卑人是死硬派,沒有人願意和青州軍為敵。於是草原上的大量牛馬被換回了中原,如此一來,中原百姓的糧食情況得到了極大的的改善,吃肉已經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南匈奴的於伏羅和呼廚泉被滅掉之後,南匈奴人變得群龍無首,內部居然出現了紛爭。徐晃則按照郭嘉離開的時候留下的主意開始對紛亂的南匈奴是進行了征討,直接把很多南匈奴人變成了罪民,然後把這些南匈奴人送到了各地,開始了同化政策。可以想見,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南匈奴人的後代便被融入華夏族了。太史慈當然不會虐待罪民,只不過他需要一個藉口免除北方的災難。同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精神同化,一種是物質同化。物質同化的弊端已經被歷史所顯現。在歷史上,曹操何嘗沒有同化對待過南匈奴人?只不過那種同化僅僅是物質上的,南匈奴人雖然學會了農耕,但是他們對漢民族的窺伺並沒有消失,一有機會就製造了五胡亂華的開端。太史慈可不想重蹈覆轍,雖然早期學曹操安撫南匈奴,但是現在拳頭強了,自然政策也要改變,不過沒有哪個南匈奴人會說太史慈的不是,因為眼前的這些事情都是於伏羅自己弄出來的,和人家青州軍實在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當然,和南匈奴人有著相同命運的患有那些從西涼抓回來的叛軍,這些人原本已經絕望,認為自己定會被青州軍處死,誰知道青州軍卻下令要他們勞動改造,並且承諾幾年之後就還他們自由身,如果不想回到西涼也可以。
在見識了青州軍建造的花花世界之後,這些生長於苦寒之地的羌人一個個大開眼界,聽說可以不用冒險就能夠住在這裡,只要老實勞動就可以獲得財富,自然十分高興,原本想要回家的人也下決心日後留在這裡,幹活更是賣力,絲毫沒有被強迫的意味。而遙遠的青州和徐州也偉來了好訊息;由虞翻領導設計的大船再作突破;已經可以在大海上乘風破浪了;也就是說;青州如果進攻江東將可以兵分三路。
太史慈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自然異常的興奮。
張先的歸來則是錦上添花;這小子不愧是特種精英的佼佼者;在出使西域的這段時間內;張先帶領青州軍特種精英打探了很多關於西域諸王國的訊息;帶回來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令太史慈十分高興。有了張先這些資料,日後對外交往應該便利了很多。
隨後桓範和陳登的訊息也到了,他們已經在長江沿岸蓄勢待發,就等待著和呂蒙裡應外合,在這段時間內,他們也是在日夜操練水軍,準備最後一戰。
呂蒙哪來當然不可能傳來什麼訊息,不過現在荊州內憂外患,周瑜和廖立即便有天大的本領也是迴天無力,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魯肅、賈羽、郭嘉三人的情報則表明他們已經從西面迫近了荊州軍的防線,準備自然而然的引起荊州軍的注意,以便配合兩線作戰。
最後捎來訊息的則是諸葛亮。這小子一面向太史慈請罪,一面向太史慈彙報他的工作,現在劉備已經和馬超等人回合。不過諸葛亮暫時還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道不是無法將他們擊敗,而是劉備等人十分狡猾,棉隊諸葛亮的圍追堵截,他們一擊不中,遠楊千里。倒把關羽的武功特性發揮到了行軍作戰上。令人十分頭痛。不過饒是如此,諸葛亮還是令劉備一放損兵折將。兵員減少。不過有一點事情不好確定;那就是劉備地去向;現在看來;諸葛亮還沒有辦法準確的把握劉備的去向。
太史慈自然不會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劉備是一你梟雄,那裡那麼容易就被消滅掉,在歷史上,劉備就是逃跑王加上打不死的九命蟑螂小強,諸葛亮覺得棘手那是很正常的。嗯。文有龐統、荀攸、戲志才,武有關羽、張飛、馬超、陳到、淩統。再加上馬騰、馬岱等人,還有那殘餘地白耳軍,若是被他們逃進山林中,地確不容易尋找,更何況益州地地勢本來就十分複雜,白耳軍有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的確棘手。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太史慈當即回信鼓勵諸葛亮,又說這件事情也就是他來做,若是換成別人只怕更難完成。和諸葛亮的信件同時到的還有從南蠻地區送來的信件,南蠻王孟獲和青州軍的合作十分的愉快,尤其是他們對青州軍派來的五斗米教的男女妖人們十分滿意,幾乎為之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