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2 / 4)

小說:獵清 作者:竹水冷

會覺得內心愧疚什麼。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

這樣的鐵血政策,讓這些欺軟怕硬的島國人,看到國防軍的官兵都打呌嗦。那怕不少大華國的政要,覺得這個政策太殘酷,劉興華同樣沒有理會。

給予這些政要的答覆便是,自華夏建國至今,這個島國對華夏製造了多少血案。明朝時期的倭禍,清朝的多次戰爭,這樣的國家有何道義可言!

現如今國防軍實施登陸作戰,實施這樣的政策,也是出於對官兵生命的愛護。只有殺怕小鬼子的膽,才會換來國防軍的安全。

如果不想死,脫下軍裝成為平民,聽從國防軍的安排不是更好嗎?

在佔領幾個島國重要的軍事港口跟大型軍工廠之後,劉興華立刻下令。大批的商船跟技工,上島實施拆遷。這些東西,都必須全部拉回大華國來。

至於那些技術工人,如果願意搬遷到華夏的,同樣可以一併帶過來。如果不願意過來的,那就找個機會,把那些人給全殺了。

原因很簡單,在未來的島國,劉興華不希望看到,他們存在任何的軍事製造人員。對島國的殖民,未來更多還是從事輕工業或農業生產更好。

類似軍工廠跟船廠這樣的東西,還是不要為好。這種搬遷,無疑是在斷島國的根基。等到第一支部隊,順利挺進東京府,一切便顯得順其自然的很。

被起義軍俘虜的天皇,還有幾位頑抗派的大臣,很快宣佈放棄抵抗,無條件接受投降。隨著東京的陷落,大華國與島國的戰爭,也正式宣告結束。

除了島國的起義軍,裝備了少量的制式武器外,島國所有的軍事裝備,都被一船船拉回大華國。那些工廠跟裝置,同樣被拆遷回國另做處置。

島國儲存的黃金白銀,也被整船運回大華國。這些戰爭財富,讓原本覺得打仗費錢的財政部,同樣喜笑顏開。相比之下,英美方面卻覺得苦不堪言。

原因很簡單,在圍困島國的這段時間,他們對島國提供了不少物資。都是打白條,沒怎麼收到黃金白銀的。現如今島國完蛋,這錢他們找誰收去呢?

讓大華國承擔這些欠款,想想都沒可能啊!

大批登陸部隊的進駐,讓島國一時間變成大華國說了算的地方。以島奸為首的民主政府,很快也成立了起來。跟大華國也很快簽定,諸多的不平等條約。

例如外交豁免權,關稅所有權,無限期駐軍權等等,都被一一給籤屬下來。大批的工廠被拆除,大量的軍用物資被運走。島國終於嚐到被別人殖民的感受!

不到半個月,拖延許久的戰爭便被結束。盟約國方面,對大華國展現的兵鋒,同樣心存畏懼。甚至讓兩個陣線的戰爭,慢慢變得冷靜了許多。

在他們拼命消耗國家實力的時候,大華國卻在快速的提升實力。如果繼續這樣打下去,說不定到最後,大華國就佔了便宜啊!

可沒等他們冷靜多久,沙俄境內爆發大規模的工人跟農民起義。甚至包括一些沙俄部隊,這場起義的爆發,讓盟約國方面同樣覺得太湊巧了吧!

屯集在一戰的沙俄部隊,開始陸續被調集返回國內鎮壓起義。沙俄一撤,意識著德奧陣營壓力瞬減。結果冷靜沒多久,戰爭又再次爆發起來。

本想儲存實力的美國人,只能繼續從國內調集部隊,填補沙俄撤退帶來的影響。而沙俄的內亂,看起來根本沒有停止的跡象。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開始有理由懷疑,這其中有沒有大華國策化的影子在。這種猜測,在島國之戰結束不久,很快便成猜測變成了證實。

原本遊弋在島國內海的大華艦隊,突然進攻了沙俄在海參崴的海軍基地。並且以不戰而勝的方式,直接拿回了海參崴的控制權。

這條訊息一出,各國都知道,大華國終於對沙俄動手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八章 最大的贏家

海參崴,位於沙俄、大華、半島三國交界之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優越,是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沙俄遠東艦隊所在地。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就包括海參崴。

自穿越到這個時空,劉興華就對這裡念念不忘。結束對島國的戰爭之後,收到情報部發來的通知,沙皇已經被趕出皇宮,他便下達了佔領的命令。

雖然沙俄修建海參崴軍港,也可謂耗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