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忍不住好奇的裕德齡便道:“夫人,大帥他經常下廚嗎?”
‘不多,平時他都工作忙,只有在家的時候,偶爾我不方便的時候,他才會下廚。不過,以前在漠北的時候,他跟士兵外出之時,也會時常在野外親自動手烹製食物。’
聽著錢杏芳的話,鳳翔也笑著道:“夫人說的不錯,大帥在野外打獵做飯做菜的本事,比一般的後勤炊事兵都厲害。只要能吃的東西,到他手裡味道都極其美味!”
跟劉興華相處時間不短的鳳翔很清楚,這種事情在清廷或許驚世駭俗。到了這位大帥手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在軍中劉興華是大帥,在這家裡他就一平凡男人。
兩人相互的佐證,讓初見劉興華的裕德齡也充滿了好奇。雖然這個男人看上去,確實比她想象的更年青。單論相貌的話,也不算太過出眾。
可劉興華身上,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還是讓裕德齡充滿了好奇心。這樣一個處處透露著不同的男人,竟然會是掌握東北生殺大權的東北王,實現出乎意料啊!
沒多久,穿著一件圍裙的劉興華,便端著一鍋香氣四溢的菜到客廳。笑著道:“杏芳,請客人洗手準備吃飯吧!沒做什麼菜,大家隨意吃點好了。”
這樣坦然自若的笑容,還有這樣隨意的言語,讓裕勳齡同樣覺得不可思議。若是這事傳到朝中那些王公貴族耳中,也會覺得他在講笑話吧!
身為東北軍的大帥,衣食起居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那這麼辛苦爭權奪利做什麼呢?人活一世,圖的不就是名利跟享受嗎?
但兩兄妹必須承認,或許就是劉興華這種嚴己律人的品德,讓整個東北軍政府,無論軍官還是民政官員,都沒有清廷官員那種驕奢之氣。
連大帥請客吃飯,尚且親自下廚招待。他們這些底下官員,又豈也揮霍公款大吃大喝呢?
等到兩兄妹帶著好奇,開始品嚐坐在主位的劉興華,親自烹製出來的食物時。雖然沒那些宮中御廚烹製的美味,但兩兄妹都清楚,這個男人真的會做飯。
看著跟個一家之主,熱情招呼他們兄妹吃菜的劉興華。兩兄妹也覺得,這個男人真不知道他們的來意嗎?這樣做,他又是何用意呢?
他們心裡怎麼想,劉興華根本沒有過多理會。初見這個裕德齡,根據倉儲器儲存的資料,劉興華也知道,後世甚至拍過以她命名的清宮電影。
可事實上,裕德齡除了漂亮一些,氣質比尋常女子好一些,也沒讓他覺得有什麼不同。對他而言,前世網路通訊,各式各樣的美女圖片,他同樣看過無數啊!
那怕單論姿色,錢杏芳依舊不輸於她。拿這樣的美色誘*惑別人或許行,但想誘*惑他這位穿越人士的話,清廷這回註定是要無功而返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六章 帝制還是共和
光緒三十年(1904)對東三省百姓而言,是個難得的安平年。執政東北的東北軍,這一年根本沒發動任何軍事行動,似乎真的滿足於目前所佔領的區域。
只是有心觀察的人便知,這一年東北軍在專注於民生髮展的同時,同樣沒放鬆對軍隊的擴張。那怕各城防部隊,看上去人數似乎沒什麼變化,正規軍規模卻擴大。
伴隨著劉興華主導的軍政分離正式實施,東北軍下轄三大軍區,軍一級的部隊就多達六個。按目前東北軍,每師一萬人左右的編制,每軍配屬四個師。
這樣算下來,拋開各城的城防軍不算,劉興華手中可動用的正規軍兵力,就超過二十萬。這二十萬精銳之師,很大一部分都經歷了實戰的洗禮。
就在所有人覺得,東北軍下一部有何計劃之時。三十一年春,由劉興華出資修建的長春至朝陽鐵路正式開通,這意味著東三省實行鐵路全覆蓋。
這條全長近六百公里的鐵路,只是劉興華主建鐵路的第一條。還有一條長達一千二百公里的鐵路,由哈城到漠河的鐵路,目前還未能全線修通。
相比漠河那邊的地質條件不太好,施工難度比較大。長春至朝陽這條鐵路,卻顯得相對快了不少。有了這條鐵路,盛京跟吉林百姓聯絡也更為快捷。
跟清廷在東北修建鐵路不一樣,劉興華在修建這條鐵路的時候,沒給洋人出讓一份鐵路股權。就連鐵軌,都全部採用東北鋼鐵廠生產的鐵軌。
真正跟洋人們採購的。則是在鐵路上行駛的火車。這對於洋人們而言,自然也是一個難得的大訂單。而很多人知道,這條鐵路修通,意味著東北軍調兵將更為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