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霸王 作者:莫再講

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當真是瀟灑風流,見過他的人無不傾倒。偏偏他手底下異常硬朗,擅射一種柳葉飛刀。飛刀只要出手,角度速度力道都控制得爐火純青,沒有不中的,且飛刀上喂有劇毒,傷人必死,很快就為自己贏得玉面修羅的外號。他到也不是隨便殺人,而是因為別人不肯回答他的問題他才殺人的。剛開始他詢問的人家沒有留一個活口,大家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他的威名日隆,再看見他找上門來,卻也沒人敢不回答他的問題,他問的問題才逐漸被大家知道。你知道他問的是什麼問題嗎?”

莫桃越聽越是不好受,簡直無法把程榮武口中的人與他認識的莫少疏聯絡起來,但他在來雲南之前,聽曹橫提到過莫少疏入蜀以前的確是叫玉面修羅文沛清,又知道程榮武說的多半是真的,也不睜眼,只是茫然搖頭。

程榮武道:“他專門去找一些著名的武林世家詢問一把叫幽煌劍的寶劍秘密。可是當時誰也沒有聽說有聽說還有一把寶劍叫做幽煌劍的,自然更不可能知道其中的秘密。反問他才知道,幽煌劍是從上古的炎帝手中傳下來的寶劍,裡面有去炎帝寶藏的線索,寶藏中不僅僅有絕世武功,數不清的金銀財寶,還有教人修煉成仙的法門。你說,大家聽了這樣的訊息,誰不動心?於是幾乎所有的武林人士都開始尋找幽煌劍。”

莫桃忍不住睜眼看一下程榮武,有氣無力地道:“炎帝留下的寶藏,這也太離奇了一些,大家怎麼會相信如此荒誕無稽的事情?”

程榮武道:“此事猛然一聽的確是十分荒誕,但人人都會相信自然也是有道理的。你知道《易經》原本有三種,即是《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歸藏易》是黃帝時代的易,《周易》是周文王時代的易。《連山易》和《歸藏易》現在都已經失傳,我們平時所說的《易經》其實是指春秋時期相傳由孔子撰寫《易經》,被尊為五經之首,稱為智慧的寶典,中華民族文化之源。而幽煌劍卻牽扯到《連山易》。你知道神農氏就是炎帝,幽煌劍中藏有炎帝寶藏的秘密並非空穴來風。”

因為蕭瑟在書本上算不得高明,莫桃的書本知識其實也十分有限,以前還真不知道《易經》還有這許多講究,聽得頭也大了,喃喃問:“什麼是《連山易》?既然《連山易》已經失傳,而大家又都沒有見過幽煌劍,憑什麼知道幽煌劍中牽扯到《連山易》?是什麼樣的牽扯?既然說是牽扯,可見並沒有確鑿證據說明兩者的關係,安知此事不是玉面修羅杜撰的?”

程榮武一點也不懷疑他,聳聳肩頭道:“不是一開始就告訴你我也是聽說的嗎?你的這些問題我怎麼知道?老實說,我也不明白什麼是《連山易》,但這世上多的是比我有學問的人,他們想必是明白的。再說玉面修羅文采武功都那麼出眾,能讓他不惜殺人努力追尋的東西,怎麼也得有幾分難度吧?很多人不明白也很尋常。但那些明白的人可都是些耆宿一類的人物。他們在知道訊息以後,也紛紛拼命尋找幽煌劍,不正說明這幽煌劍當真是非同小可嗎?”

莫桃知道幽煌劍實際一直就在莫少疏手裡,越聽越是迷糊,又問:“大家一起找,想必是順利找著幽煌劍了?”

程榮武搖搖頭道:“那玉面修羅幾乎就是神仙魔王一類的人物,他都找不著的東西,其他人哪有那麼容易找著。就在所有人都開始尋找幽煌劍的時候,最開始掀起這場風波的玉面修羅突然失蹤了。不少人猜測他可能已經找著幽煌劍,在加緊尋找幽煌劍的同時,也開始尋找他的行蹤。”

莫桃心中隱隱泛起不祥的預感,忍不住插嘴道:“既然你把玉面修羅說得那樣高明,那他躲起來以後,也一定不是普通人能找著的。最後大家一定是找不著他,對不對?”

程榮武又搖頭道:“你這可就大錯而特錯了!不管他有多麼高明,他也就是一個人而已,怎麼能瞞得過天下人的眼睛?很快就有一個名字叫風沂的人在庫姆塔格沙漠附近的阿爾金山支脈上發現他的蹤跡。那時候他手裡已經多出一把劍鞘為紅色又異常華麗的寶劍來,不用問也是著名的幽煌劍了。不僅如此,他的身邊還多出兩個美貌如花的少女,都對他非常恭順。開始他見到風沂也很高興,言談中透露出他已經找到炎帝的寶藏……”

莫桃打斷程榮武的話,迫不及待地問:“風沂是何許人?現在在什麼地方?”原來他聽到風沂這名字就覺得耳熟,可一時還沒有想起在哪裡聽過,又聽程榮武把風沂和寶藏連在一起說,才終於想起他是在當初《花雨刀法》封皮上遇水顯現出的文字中見過風沂的名字,而且文字中提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