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其中有一人考進前三甲,榜眼之位,本該是可喜可賀之事,可就在前些日子,一位名叫陳紹榮的年輕男子,前來擊鼓申冤,狀告刑部侍郎陳紹榮大人,盜用他名,佔取榜眼之位!”
李申憤憤不平,聲音高昂,高舉手中的奏摺,遞到劉公公的手裡:“經微臣查尋,兩人不僅同名同姓,而且兩人還是同城同縣出生!”
頓時,大殿一陣唏噓,谷才良臉色極為難看,眼目冷冷瞟向前方的宰相。
皇帝接過劉公公手裡的奏摺,迅速瀏覽一遍,‘啪’的一聲合上奏摺,往地上一擲,怒目掠過谷才良,停在陳紹榮的身上,冷冷問道:“刑部侍郎,作何解釋?”
陳紹榮面不改色的,走到前方跪下:“回皇上,臣絕對沒有盜用他名,請皇上明察!”
這時,不知是誰突然說了一句:“昨夜藏書閣被燒,而科舉試卷、名單也跟著化為灰燼,如何查出真偽?”
眾大臣跟著嘰嘰喳喳的說了起來:“這太過於巧合!老夫覺得那場大火必是人為,以此毀滅證據!”
“若後頭沒有靠山,就算盜用他人的名,怎能在短短一年內坐上刑部侍郎的位置!”矛頭很快就指向了谷才良。
永明殿哄哄亂起,皇帝又想起藏書閣被燒的事情,壓住心頭的怒火,目光射向谷才良:“谷愛卿,朕若沒有記錯,當日是你舉薦自己的外甥到刑部任職,你難道沒有話辯解?”
谷才良從大臣群裡走了出來:“回皇上,與紹榮同名同姓的男子狀告紹榮盜用他名,佔取榜眼之位,可是,為何事過一年,才到羅銅城衙門申冤?相反,那位也叫陳紹榮的男子,難道就沒有可能想盜用紹榮的名字,奪取榜眼之位?”
皇帝覺得谷才良的話不無道理,擰了擰眉,不待他問話,李申再次開口說道:“啟稟皇上,這一年裡,陳紹榮曾經三次狀告刑部侍郎,都被微臣壓了下來,當時,臣認為刑部侍郎是谷大人的外甥,絕對不會做出欺世盜名的事情出來,就在陳紹榮第三次狀告刑部侍郎之時,微臣只好細查當年科舉名單,發現兩人竟然同名同姓,且又是同城同縣,若盜用他人名佔取榜眼之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好私底下寫信委託宰相大人幫忙查清此事。”
桑揚順勢走了出來:“老臣在前日在藏書閣裡取出試題與科舉名單,羅銅城的確有兩個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