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都請皇上賜婚。有十來個家族顯赫的,改嫁怕失了臉面,便要求賜一塊田地,然後收養一個孩子以度終老。小竹一一應承了她們的要求。到了這年底,那些寂寞的女人慢慢也都安置好了,宮裡的哀怨之氣少了很多。
默帝十年,長平公主三歲的時候,小竹給她添了個弟弟,李默給他賜名青竹,冊封為安王。安王的性格像他的舅舅西北王,耿直爽朗,從小就想著帶領千軍萬馬,對讀書認字不感興趣。他的姐姐長平公主笑他是草包,他也不生氣。反正他的姐姐更喜歡那個皎哥哥,整個內宮都知道,小時候,她經常嘟囔著“皎,皎”然後讓宮女帶她到南王府去玩。
他最喜歡和姨娘的兒子張威表哥打架,雖然小了七歲,一點也不服軟,常常去挑釁,結果總是被打的渾身是包,狼狽不堪。不過兩個人感情卻越打越好,常常同吃同睡。而且他喜歡交友,為人有幾分俠氣,幾個表哥表姐也都喜歡他。
默帝十四年,小竹生了兩個雙胞胎公主,李默賜名蜜兒、喜兒,冊封為長安公主和長樂公主。兩個公主長的像小竹,白白的,五官雖不出眾,但生下來就喜歡笑,眉眼彎彎,最得李默的喜愛,常常是有求必應。
默帝二十年,小竹在三十四歲的時候,生了第二個王子,李默賜名墨竹,冊封為靖王。那是她和李默的最後一個孩子,自小沉著冷靜,處事精準。最後李默把江山和他的哥哥姐姐都託付給了他。
這幾個孩子沒有像南王一樣在外面開府居住,而是隨皇上皇后住在內宮中。一家人吵吵鬧鬧,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默帝三十五年春天,李默有一晚突然咳血,一週以後,他將皇位傳給靖王,左相張念和他的兩個哥哥南王、安王輔佐朝政。然後和皇后一起退居靜養,隨側的只有兩朝元老紹剛紹將軍和一些近侍。那年改紀元為仁帝元年。
仁帝七年冬,太上皇和太后同時薨了。死後兩人一起安葬在太廟中……
故事還在發生,不過,那是屬於另外一些人的了。
………
番外李默
我從來沒想過我會愛上這樣一個女子,開始看到她的時候,就是一個鄉下丫頭,呆呆的,想到今後這個人居然是我的皇后,就覺得有些煩躁。不明白為什麼之前天命之選陳家的女兒,各個都如花似玉,各有異能,到了自己這裡就攤上個土裡土氣,呆裡呆氣的。
而她的母親卻是害了父皇母后一生不得幸福的人。不明白那個普通的村婦有什麼了不起,長的也不是多美,起碼沒有母后美,卻能夠讓父皇一生念念不忘。
之後的相處除了下聘前那一次驚豔,她似乎又回到那個循規蹈矩,默默無聞的丫頭。讓我覺得她那一日不過是福臨心智,碰巧而已。婚後的生活算得上平靜而單調,好在身邊有兩個不錯的侍寢丫鬟,找了個理由,去了鎮上,避免了日日與她相對。好在她性格溫順,倒沒有不滿。我以為日子就會這麼一直過下去了。
但是生活突然就起了變故,先是皇城斷了訊息,然後是那個可恨的猴子,當我意識到事情不妙時,已經晚了,就在我以為前途一片黯然時,是她陪著我,給我溫暖,我當時想,日後,只要我為皇,她為後,定然不會冷落她,哪怕白髮蒼蒼那一天的到來。
然而我發現我真的不瞭解她,困難的時候,她可以和我一起面對,國家未定時,她可以為我出謀劃策,天下好不容易平定,她卻離我越來越遠。我不想這樣,又不知哪裡有問題。我已經下令,她未有子嗣前不讓其他妃子有孕,除了她,也很少寵其他妃子,為什麼她會漸漸疏遠我,和那個猴子一起的笑容也比我多呢?我有些不解,這莫非是她爭寵的方式?
可是她短暫的離開讓我明白,我不可以身邊沒有她。在不知不覺中,那張平淡的臉已經烙印在心底,不可忘懷。我已經沒有了父皇也沒有了母后,那些叔伯親戚,看重的是自己可以得到的利益,身邊只有她是可以信任的,我以為她知道我對她是特別的,可是她居然妄想我只有她一人,我震驚了。
之後,她隨我回去,但是有時我感覺她離我很近的時候,心卻很遠。我不想這樣,其實想想,只有她一個人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我試著慢慢疏遠其他妃子,只對她一個人好。我發現對她好,看到她幸福的時候,也就是我覺得最快樂的時候,於是,我慢慢明白了,有時候,真心是用真心換得的,這句話的意思。
子嗣一直是我心頭的大患,我以為自己可以放下,其實,只是掩藏起來而已,當有一個可以得到子嗣的機會擺在面前時,我動搖了。我告訴自己,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