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書記周靜宇也同時進京找報社和記者溝通,但既然縣警方已澄清,人們自然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二者的同時在京出現,只能是一種巧合,甚至不法分子的有意利用,以混淆視聽,給西豐縣政府和警方抹黑。
“縣警察進京抓記者”訊息的不脛而走,已給當地政府甚至國家的形象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這對於一貫重視負面影響消極作用的縣政府、縣警方而言,顯然是不願意看見的;假警察冒充真警察招搖過市,混淆視聽,把渾水攪得更渾,把原本透過正常渠道可以解決的事情,鬧到今天的地步,對社會之安定、之和諧,都是極大的損害。這些冒充警察的不法分子“執法”後揚長而去,人間蒸發,而其所造成的消極影響卻要讓西豐縣背黑鍋。
於情於理於法,西豐縣政府和警方都應該和包括《法人》編輯部人員的全社會一樣(甚至更加),痛恨這些冒充警察、招搖撞騙的壞人,相信他們比任何人都會深切希望並積極配合,儘快把這些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破壞和諧穩定大局的不法分子找出來、抓起來,還社會一個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
………【加拿大中國文物展引發爭議】………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會維多利亞市的大維多利亞藝術畫廊,近期舉辦了一次中國古代藝術品陳列展,展品近500件,年代跨度自殷商至唐代,達2000多年,其中包括漢代鎏金銅龜鎮紙、嵌綠松石青銅帶鉤、隨葬陶俑、銅鼎、漆器、唐三彩製品和金銀器、首飾等,據展品提供者宣稱,全部展品估價約達400萬…700萬美元。展覽自2007年11月23日開始,將在2008年3月2日結束。
照理說這樣一次展覽應能引起廣大文物、藝術品和東方文化愛好者的積極評價和共鳴,然而展覽開辦至今,卻引起一片爭議質疑之聲。
原來問題出在展品來源上。
2/3的展品來自喬埃。塔南博和託比。塔南博父子,這些堆滿整整兩個展廳的中國文物幾乎都是近幾十年來經非法盜墓者和文物走私販子之手,流入塔南博父子手中的。雖然這對父子並非直接從中國竊取文物,但對於這些寶物的來路不正卻心知肚明,甚至在不同場合予以公開炫耀,許多評論者質疑,如果說按照法律,在明知對方兜售的是贓物前提下仍然購買並據為己有,是一種協助銷贓的違法行為的話,那麼這對父子明知這些文物來自不正當渠道,仍持續多年大量購入,並堂而皇之拿到大庭廣眾展覽炫耀,其行為實在算不得光彩。
塔南博家族是多倫多有名的富豪、實業家、慈善家和博物館資助人,他們曾向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漢密爾頓美術館、安大略省立美術館等多家機構有償提供展品。在加拿大,資助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事業可以享受相當程度的稅收優惠,因此塔南博父子十分熱衷舉辦類似展覽,其屢屢展出各國走私文物的行為也多次遭到非議,此外,由於近年來中國文物市場價格走高,自2000年至今,平均價格已上升四成多,塔南博家族頻頻出展中國文物,也頗有待價而沽之意,他曾坦言,許多中國富人對購回中國文物很有興趣,聯絡到近年來風傳的溫州“海外藏寶團”之類回購中國流失文物人士的活躍,他們的做法無疑是得到不少實惠的。由於參觀者屢屢發難,塔南博父子此番都已“休假”為由迴避,並且對各路質疑和反對不置一辭。
一些評論家更對大維多利亞藝術畫廊的態度表示失望,該畫廊不但允許塔南博父子把盜墓文物拿出來展覽,還在畫廊主頁刊登廣告,毫不隱諱地指出這些展品來自盜墓者,並以“瞭解中國古代各階層人士的陰陽兩界生活”為幌子招徠參觀者,這種行為在他們看來,顯然是與藝術場所的身份不相稱的。
問題在於畫廊自身手腳就不乾淨:這次中國文物展實際上是塔南博家族和畫廊合辦,1/3展品來自畫廊本身,而這些展品來路同樣不正,其中大多數屬於孟席斯家族,這個家族的成員上世紀20…30年代在中國當傳教士,這些文物都是他們在此期間從盜墓者和文物販子手中所購得。不但如此,畫廊還接受了塔南博父子的饋贈:一匹據信是公元7世紀唐代所出的奔馬圓雕,這件藝術品被作為該畫廊東方藝術館的鎮館之寶,安防在顯眼的玻璃櫃裡,顯然,在加中雙方的司法合作長期陷入扯皮和僵局之際,畫廊也好,塔南博家族也罷,都不可能在寥寥幾聲質疑和反對聲中,停止這類對他們實際上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用“偷來文物”舉辦的展覽會。
………【非洲的洋球場和土球場】………
非洲不少國家的城市、尤其首都,